-
- 素材大小:
- 86.00 KB
- 素材授權(quán):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ppt
- 上傳時間:
- 2015-12-04
- 素材編號:
- 7784
- 素材類別:
- 語文課件
-
素材預(yù)覽
師說公開課課件模板,主要是結(jié)合注釋,了解和掌握古漢語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包括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歡迎點擊師說公開課課件模板下載哦!稁熣f》作于唐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韓愈任四門博士時,這篇文章是韓愈寫給他的學生李蟠的!稁熣f》是一篇說明教師的重要作用、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以及擇師的原則的論說文。此文抨擊當時“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錯誤觀念,倡導從師而學的風氣,同時,也是對那些誹謗者的一個公開答復和嚴正的駁斥。
師說公開課課件模板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wǎng)推薦的一款語文課件類型的PowerPoint.
《師說 》知識點
一、通假字
1、傳道受業(yè)解惑
(“受”通“授”,傳授)
2、或不焉,或師焉
(“不”通“否”)
二、古今異義
1、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泛指求學的人;讀書人。
(今)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2、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古)特殊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結(jié)合,譯為㈠用來……辦法(方式、工具、依據(jù)等);㈡……的原因(或緣由)。 (今)表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
3、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古)無論,不論。(今)沒有。
4、小學而大遺:
(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訓詁、音韻的學問。 (今)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
二、古今異義
5、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今)看字發(fā)出聲音。
6、今之眾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許多的人。
7、吾從而師之:
(古)跟隨。 (今)連詞,表目的和結(jié)果。
8、師不必賢于弟子:
(古)不一定。(今)不需要。
三、一詞多義
(1)師
1、古之學者必有師 2、吾師道也
(名詞,老師) (動詞,學習)
3、吾從而師之 4、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意動用法,以……為師) (動詞,從師)
5、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6、十年春,齊師伐我
(名詞,有專門技藝的人) (名詞,軍隊)
(2)傳
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2、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
(動詞,流傳) (動詞,傳授)
3、六藝經(jīng)傳 皆通習之 4、朔氣傳金柝
(名詞,古代解釋經(jīng)書的書)(動詞,傳遞,傳送)
5、舍相如廣成傳舍
(名詞,客舍)
四 .詞類活用
1、其下圣人也亦遠矣 2、而恥學于師
(方位名詞作動詞,低于) (意動用法,以……為恥)
3、小學而大遺 4、位卑則足羞
(形容詞作名詞,小或大的方面)(意動用法,以…為羞)
5、吾從而師之 6、吾師道也
(意動用法,以……為師)(名詞作動,學習
四 .詞類活用
不恥相師(名詞“師”用作動詞,表自動,學習)
吾從而師之(名詞“師”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而恥學于師(形容詞“恥”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
孔子師郯子(名詞“師”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形容詞“惑”活用作名詞,疑難問題)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后面的“圣”“愚”均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圣人,愚人)
五.虛詞積累
1.其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代詞,表領(lǐng)屬關(guān)系,他(它)的,他(它)們的)
2、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3、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代詞,他,他們) (代詞,表遠指,那)
4、其皆出于此乎
(副詞,表推測、估計語氣,大概,或許)
5、其可怪也歟
(副詞,表反詰語氣,難道,真的)
6、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7、其出人也遠矣
(代詞,前指老師的;后指學生的)(代詞,指圣人)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代詞,指“聞道先乎吾”的人)
2.于
1、其皆出于此乎
(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處所,從)
2、拜送書于庭
(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處所,在)
3、學于余(恥學于師)
(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趨向,向)
4、于其身也
(介詞,表動作行為的對象,對,對于)
5、師不必賢于弟子
(介詞,表比較,比)
6、不拘于時
(介詞,表被動,被)
3.之
1、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2、擇師而教之
(助詞,的) (代詞,他)
3、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4、句讀之不知
(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5、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6、輟耕之壟上
(代詞,這類,這些) (動詞,到,往)
7、愛其子,擇師而教之8、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代詞,他) (結(jié)構(gòu)助詞。取消獨立性)
9、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 10、君將哀而生之乎
(代詞,代“六藝經(jīng)傳”) (代詞,我)
11、蚓無爪牙之利 12、吾欲之南海
(助詞,定語 后置的標志) (動詞,到、往)
之
① 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 如“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tǒng)一關(guān)系,相當于“這類”、“這些” 。如“郯子之徒”“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② 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連接定語與中心詞,相當于“的”。 如“ 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如“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賓語前置的標志。 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jié),無意義。如“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
③ 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 如“ 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如“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作動詞,“到”、“往” 。 如“吾欲之南海”
其
① 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 如“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 如“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 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② 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 如“ 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 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六.文言句式
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賓語前置句)
2、不拘于時,學于余。
(介賓短語后置句、被動句)
3\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者,……也”表判斷)
4\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也”表判斷)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6\(人)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7\(人)問之,(士大夫)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
8\ (士大夫)則群居而笑之。
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乎”,表示反問,意思是“難道…嗎?”)師說PPT1:這是師說PPT1,包括了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實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翻譯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師說教案ppt課件:這是師說教案ppt課件,包括了作者簡介,文學常識,唐宋八大家,寫作背景,文言文“四讀”學習法,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師說課件ppt課件:這是師說課件ppt課件,包括了自學指導,韓愈簡介,寫作背景,完成下列檢測題,看誰最快最準,小組朗讀PK臺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師說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