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2.63 M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ppt
- 上傳時間:
- 2017-03-16
- 素材編號:
- 39916
- 素材類別:
- 語文課件
-
素材預覽
這是一個關于《馬說》優(yōu)秀PPT,主要是了解1、了解作者及文體特征;2、熟練朗讀課文。3、結合課下注釋翻譯全文,掌握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馬說》是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一篇文章,原為韓愈所作《雜說》的第四篇,大約作于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795—800)。文章表達了作者對統(tǒng)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文中使用古漢語中不可缺少的虛詞(語助詞、感嘆詞和連接詞),體現(xiàn)出抒情詩應有的一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盡管我們讀起來是一篇散文,但仔細品評,卻儼然是一首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的抒情詩,歡迎點擊下載《馬說》優(yōu)秀PPT哦。
《馬說》優(yōu)秀PPT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wǎng)推薦的一款語文課件類型的PowerPoint.
一、閱讀知識鏈接,掌握本文的作者及作品,本文的文體“說”
三、結合課下注釋翻譯全,積累重點詞匯,勾畫注釋下重點詞語的解釋。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文體特征;
2、熟練朗讀課文。
3、結合課下注釋翻譯全文,掌握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1、本文的作者是 ,他是 代著名的文學家, 之一。與 并稱為“韓柳”。
2、“說”是古代一種散文文體,以 為主,類似于今天的 。我們學過的文體相同的作品還有 、 等。
3、劃分句子的停頓,不準確的是( )
A.千 里 馬\ 常 有,而 \伯 樂\ 不 常 有
B.駢 死 \于 槽 櫪 之 間
C.食 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D.且 \欲 與 常 馬 等\不 可 得
注意語速
注意停頓
注意重音
注意節(jié)拍
結合課下注釋翻譯全文,掌握重點文言詞匯。
文言知識積累
一詞多義
雖:①故雖有名馬 即使
②雖有千里之能 雖然
以:①不以千里稱也 因為
②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其: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它,代千里馬
②其真無馬邪 表反問語氣
③其真不知馬也 表推測語氣
歸納小結(通假字)
食馬者……而食也……食之……
——通“飼”,sì,喂。
才美不外見
——通“現(xiàn)”,xiàn,表現(xiàn)。
食之不能盡其材
——通“才”,才能。
其真無馬邪
——通“耶”,yé,相當于“嗎”。
歸納小結(詞類活用)
文言虛詞
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
馬之千里者 助詞,定語后置標志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助詞,用在動詞或表時間詞的后面,湊足一個音節(jié),兼表停頓,無意義。
翻譯下列句子
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因此,即使是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里,不能獲得千里馬的稱號。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jù)它日行千里的本領喂養(yǎng)它。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喂養(yǎng)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懂得它的意思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學習目標
1.鞏固掌握上課時學習的詞語;
2.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3.體會本文托物寓意的寫法,理解伯樂與千里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課前檢測
(1)一食或盡粟一石( )
食之不能盡其才( )
(2)執(zhí)策而臨之( )
策之不以其道( )
(3)其真無馬也( )
其真不知馬也( )
1、作者的論點是什么?
2、沒有遇到伯樂的千里馬命運怎樣?造成千里馬悲慘遭遇的原因?
3、文中的千里馬、伯樂、說天下無馬的人(食馬者)各比喻什么?
4、作者借伯樂和千里馬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感情?
1、作者的論點是什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2、沒有遇到伯樂的千里馬命運怎樣?
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3、文中的千里馬、伯樂、說天下無馬的人(食馬者)各比喻什么?
千里馬——人才
伯樂——識別人才的人
食馬者——愚妄淺薄、不識人才的統(tǒng)治者
4、本文運用了托物寓意的寫法,你能分析一下作者托什么物寓什么意?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主 題
拓展問題: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馬,而尚未被伯樂發(fā)現(xiàn),你該怎么做?
1、選出注音有誤的項( )
A. 駢死于槽櫪之間(bìng)
B. 才沒不外見(xiàn)
C.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sì)
D. 其真無馬邪(yé)
2、“食”意義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A. 一食或盡粟一石
B. 其能千里而食也
C. 食之不能盡其材
D. 謹食之,時而獻焉
3、解釋“其”在各句中的不同含義。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無馬邪
3)其真不知馬也
4、不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 才沒不外見
B. 食之不能盡其材
C.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D. 其真無馬邪
5、本文運用了 的寫法,“千里馬”比喻 ,“伯樂”比喻 ,
食馬者比喻 。文章尖銳地諷了 ,抒發(fā)了 的憤慨之情。
隨堂練習
1、本文的作者是 ,他是 代著名的文學家, 之一。與 并稱為“韓柳”。
2、“說”是古代一種散文文體,以 為主,類似于今天的 。我們學過的文體相同的作品還有 、 等。
3、劃分句子的停頓,不準確的是( )
A.千 里 馬\ 常 有,而 \伯 樂\ 不 常 有
B.駢 死 \于 槽 櫪 之 間
C.食 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D.且 \欲 與 常 馬 等\不 可 得
4、《馬說》是一篇 ,作者 (朝代)
(姓名)。文章短小精悍,通篇運用 手法。
(4、雜文 唐朝 韓愈 托物寓意 )
5、下列加[ ]字的含義不同,請加以分辨。①[食]之不能盡其材( ) 一[食]或盡粟一石( )②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 執(zhí)策[而]臨之( )③[策]之不以其道( )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
5、①喂養(yǎng) 吃 ②表轉折 表承接 ③鞭打 記
7、用“/”標出下列句子的停頓。
食 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7、食 馬 者 ∕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 而 食 也
9、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 。作者借此表達了 的心情。
9、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懷才不遇、壯志難酬
10、對文章的中心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 天下無馬。 B.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C.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D.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答案:B
馬說復習ppt:這是馬說復習ppt,包括了文言文閱讀的考試內(nèi)容,復習目標,挑戰(zhàn)第一關:掌握相關常識,讀準字音,挑戰(zhàn)第三關:背誦全文,重點詞語,理解重點語句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23馬說ppt:這是23馬說ppt,包括了目標呈現(xiàn),自主預習,疏通文意,文本探究,主旨探究,拓展遷移,反饋訓練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馬說ppt課件教學設計:這是馬說ppt課件教學設計,包括了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朗讀課文,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理解作者的思想,領會文章的寓意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馬說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