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1.06 M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chenrong
- 上傳時間:
- 2018-05-23
- 素材編號:
- 194624
- 素材類別:
- 學校PPT
-
素材預覽
這是大學有機合成ppt,包括了教材與主要參考書與文獻,有機化學人名反應及機理,與有機化學相關的主要中文期刊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大學有機合成ppt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推薦的一款學校PPT類型的PowerPoint.
2012.02
教材與主要參考書與文獻
高鴻賓主編, 有機化學, 第4版, 北京:高教出版社,2006
高占先主編, 有機化學, 第2版, 北京: 高教出版社,2007邢其毅主編, 有機化學, 第3版, 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
胡宏紋主編, 有機化學北京:第2版,高教出版社,2006
高鴻賓主編,有機化學學習指南, 北京: 高教出版社,2005
裴偉偉主編,有機化學核心教程, 北京:高教出版社,2009
榮國斌主編, 大學有機化學基礎, 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工具書
1.有機化學人名反應及機理,榮國斌譯,2003
2.實用有機化學辭典,高鴻賓主編,1997
3.化合物命名詞典,王寶瑄主編,1992
4.常用化學危險品安全手冊,張維凡,1998
與有機化學相關的主要中文期刊
有機化學
化學通報
化學學報
大學化學
高等學;瘜W學報
合成化學
應用化學
精細化工
目錄
第一章 有機化學結構與性能概論
第二章 烷烴和環(huán)烷烴
第三章 不飽和烴(烯烴和炔烴)
第四章 二烯烴 共軛體系
第五章 芳烴與芳香性
第六章 對映異構現象及旋光性化合物
第七章 有機化合物波譜分析
(結構的表征)
第八章 鹵代烴
目錄
第九章 醇和酚、醚
第十章 醛和酮
第十一章 羧酸及羧酸衍生物, 取代羧酸
第十二章 有機含氮化合物
第十三章 雜環(huán)化合物、生物堿
學習有機化學的意義
學習知識
第一篇 有機化學概論
機構與性質
分類與命名
同分異構現象
結構的表征
第二篇 烴及鹵代烴
第三篇 有機含氧化合物
第四篇 有機含氮化合物及雜環(huán)化合物
培養(yǎng)能力(思考、學習、應用)
(N+2細則)
學習有機化學的方法
有機化學的知識內容比較龐雜,信息量較大、之間的邏輯關系較差;
需要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在深入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及時歸納總結;
按照自己的理解特點來重新整合知識,建立符合自身認知特點的有機化學知識體系。
及時作練習,在練習過程中強化對知識的理解。
在學完本課程之后,形成具有自身認知特點的有機化學知識體系。
有機化學 課程“N+2” 的考試方案中“N” 的內涵
1.思考與討論
(含插題完成情況、章節(jié)小結、反應機理討論思考等) 20分
2.讀書報告3次 15分
3.期中測驗 15分
說明
1期中測驗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為后續(xù)學習夯實基礎,同時也均衡了期末考試的份量,使其趨于合理。
2每章結束后,要求學生對本章內容歸納,寫出綱要;在此基礎上,要求對相關知識群作網絡式總結,以讀書報告形式( 3次)提交。
3.對自學內容,教師給出知識要點、提出學習目標,輔以助學,隨機抽查。
有機化學的結構與性能概論
1.1 有機化合物與有機化學
1.2 有機化合物中的化學鍵-共價鍵
1.3 有機化合物的特點
1.4 分子間相互作用力
1.5 有機酸堿的概念
1.6 溶劑的分類及溶劑化作用
1.7 有機化合物的分類
1.8 有機化學的研究任務
有機化學發(fā)展史
燃素說的終結,氧化理論的興起
生命力論的終結,有機化學的誕生
在對生命力論的突破過程中,德國化學家維勒(1800-1882年)的工作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823年,維勒分離了尿素,對它的化學性質進行了詳細研究。
1825年,維勒在進行氰化物研究過程中,意外地得到一種白色晶體,經過研究發(fā)現是尿素,1828年維勒發(fā)表了“論尿素的人工合成”,說明有機化合物同樣可以人工合成,
1845年柯爾伯合成了醋酸,
1854年柏賽羅合成了油脂,這些工作標志著人們突破了生命力論的局限。
1848年葛美林提出有機化學就是研究碳的化學,有機化學進入了發(fā)展時期。
被稱為有機化學之父的是德國化學家李比希(1803-1873年)
1823年李比希與維勒各自分離了一種氰酸,蓋-呂薩克(1778-1850年)認為它們的分子式相同,但結構不同,提出了同分異構概念,由此發(fā)展成為化學的另一分支學科——結構化學。
從學科細化到學科融合 ——有機化學的今天
有機合成化學:合成特定目標有機化合物;
有機分析化學:研究有機化合物結構表征;
天然有機化學:研究從天然產物中分離提取特定有機化合物;
金屬有機化學:研究含碳-金屬鍵有機化合物的合成及結構表征;
物理有機化學:研究有機化學反應的機理及有機化學中的理論問題等。
由經典的物理有機化學
從合成技術到理論闡釋 ——有機化學的明天
有機化學面臨著從定性到定量、從宏觀到微觀、從實驗到理論的發(fā)展任務。
有機化學將以其合成技術合成出更多的、能夠滿足人們不同需要的、具備各種特定性能的新材料,即有機化學以其合成技術與材料科學融合;
將有機化學反應的理論應用到生命當中去,試圖以有機化學的理論揭示生命中的反應,從化學反應的角度認識生命中的現象,即有機化學以其反應理論與生命科學融合。
1.2 有機化合物的特性
1.3 有機化合物中的化學鍵- 共價鍵
1.3.1 共價鍵的形成
1.3.2 共價鍵的屬性
1.3.3 共價鍵的斷裂和有機反應類型
1.3.4 反應中間體概念
1.3.5 試劑分類
有機反應類型
有機反應的類型
按歷程分類
按原料與產物
有機試劑
離子試劑
具有偶數電子的試劑(雙自由基除外)
1.3.4 有機反應的活性中間體
1.4 分子間相互作用力
1.4.1偶極-偶極相互作用
---極性分子間正負電荷間的吸引作用
1.4.2 van der Waal 力
---非極性分子 瞬間偶極 色散力
1.4.3 氫鍵力---靜電引力作用
1.6 溶劑的分類及溶劑化作用
溶劑的分類
按極性分
極性溶劑、非極性溶劑
按結構分
質子溶劑、非質子溶劑
溶劑化作用
在溶液中,溶質被溶劑包圍的現象
補充:有機化學知識結構
1有機化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工具
2以親核取代反應及消除反應為核心的脂肪族化合物
3以親電取代反應為核心的芳香族化合物
4以親核加成及負碳離子反應為核心的脂肪族化合物
5以分子軌道理論處理有機化學反應問題
1 有機化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工具
烷烴
立體化學
脂環(huán)烴
烯烴與二烯烴
炔烴
2以親核取代反應及消除反應為核心的脂肪族化合物
鹵代烴
醇與醚
脂肪胺
3以親電取代反應為核心的芳香族化合物
芳香烴
酚與芳香胺
雜環(huán)化合物
4以親核加成及負碳離子反應為核心的脂肪族化合物
醛與酮
羧酸
羧酸衍生物
負碳離子反應
5 以分子軌道理論處理有機化學反應問題
周環(huán)反應北京大學出版社課件怎么PPT:這是北京大學出版社課件怎么PPT,包括了最重要的地方——圖書館,吃貨的福利——食堂,北京大學并無校訓
ppt杜克大學:這是ppt杜克大學,包括了什么是生活,明天比今天更重要,獲得滿足感,不要輕易說“不”,挑戰(zhàn)自我,別害怕不確定性,回顧過去的經歷,受到教育不等于聰明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介紹墨爾本大學ppt:這是介紹墨爾本大學ppt,包括了澳大利亞,城市概況,學校簡介,歷史沿革,特色優(yōu)勢,優(yōu)秀學院,本科課程,學費,就業(yè)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