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9.13 M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chenrong
- 上傳時間:
- 2018-05-23
- 素材編號:
- 194604
- 素材類別:
- 課件PPT
-
素材預覽
這是早期胃癌放大內鏡ppt,包括了我國每年胃癌新發(fā)病例約40萬例,變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層的胃癌,與胃癌相關的胃良性疾病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早期胃癌放大內鏡ppt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推薦的一款課件PPT類型的PowerPoint.
早期胃癌的內鏡診斷與治療
概要
背景
我國每年胃癌新發(fā)病例約40萬例,死亡約35萬例,新發(fā)和死亡均占世界胃癌病例的40%。
進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低于30%。
大部分早期胃癌內鏡治療后5年生存率超過90%。
我國早期胃癌的診治率低于10%,遠低于日本(70%)和韓國(50%)。
概念
早期胃癌:病變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層的胃癌,而不論其大小及是否有淋巴結轉移。
微小胃癌:病灶最大徑≤5mm的早期胃癌。
小胃癌:病灶最大徑>5~10mm的早期胃癌。
概念
胃癌前狀態(tài)
癌前疾。号c胃癌相關的胃良性疾病,有發(fā)生胃癌的危險性,為臨床概念,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后胃、Menetrier。ǚ屎裥晕秆祝 、惡性貧血等。
癌前病變:已證實與胃癌發(fā)生密切相關的病理變化,即異型增生(上皮內瘤變),為病理學概念。
概念
胃黏膜的腸化生與胃癌之間有密切關系,但腸化生是否為癌前病變,尚未得到直接證據。
支持:許多胃癌,特別是早期胃癌,?吹桨┰畛霈F在腸化生區(qū)內,也看到腸化生移行于胃癌的形態(tài)變化;腸型胃癌形態(tài)上保存腸上皮化生細胞的殘跡;酶的分布有類似改變;腸化生與胃癌(腸型胃癌)的好發(fā)部位一致,胃竇小彎側;腸化生與腸型胃癌較多發(fā)生在胃癌高發(fā)區(qū),多見于男性及高齡患者。
概念
腸上皮化生分型:完全型小腸型化生、完全型大腸型化生、不完全型小腸型化生、不完全型大腸型化生(與癌的關系密切)
分級:輕、中、重(化生的腺體占黏膜腺體的確1/3以內為輕度,1/3~2/3者為中度,2/3以上者為重度。
不完全大腸型腸化可能是一種癌前病變,需作進一步研究。
概念
上皮內瘤變
是一種形態(tài)學上以細胞學和結構學異常,遺傳學上以基因克隆性改變,生物學行為上以易進展為具有侵襲和轉移能力的浸潤性癌為特征的癌前病變。
低級別上皮內瘤變(Low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輕度和中度異型增生。
高級別上皮內瘤變(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 ):重度異型增生和原位癌。
概念
整塊切除:病灶在內鏡下被整塊切除并獲得單塊標本。
完全切除:整塊切除標本水平和垂直切緣均無腫瘤細胞浸潤。
治愈性切除:達到完全切除且無淋巴結轉移風險。
概念
局部復發(fā):術后6個月以上原切除部位及周圍1cm內發(fā)現腫瘤病灶。
殘留:術后6個月內原切除部位及周圍1cm內發(fā)現腫瘤病灶
同時性復發(fā):術后12個月內發(fā)現新的病灶。
異時性復發(fā):術后超過12個月發(fā)現新的病灶。
胃癌的高危人群
早期胃癌的篩查方法
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
血清PG陰性,HP陰性可不行內鏡檢查
血清PG陰性,HP陽性,至少每3年胃鏡檢查
PG陽性,HP陽性至少每2年胃鏡檢查
PG陽性,HP陰性每1年胃鏡檢查
促胃液素-17(gastrin-17):
胃竇萎縮↓
僅限于胃體的萎縮性胃炎↑
上消化道鋇餐
已逐步被內鏡取代
內鏡診斷
普通胃鏡
染色內鏡(包括化學染色和電子染色)
放大內鏡
激光共聚焦顯微內鏡
熒光內鏡
超聲內鏡
病例1
病理:重度淺表性炎
伴中度腸化、中度不典型增生
HP+++
1年后sm胃腺癌
普通胃鏡
早期胃癌內鏡下黏膜特征
發(fā)紅
蒼白
糜爛、出血、顆粒、結節(jié)
血管走形紊亂、消失
異常腫瘤血管形成
腺管開口紊亂
良惡性潰瘍內鏡下粘膜改變區(qū)別
指狀
杵狀
筆尖樣變細
筆尖樣變細
蟲蝕樣
內鏡下良惡性潰瘍鑒別要點
色素內鏡
也稱化學染色內鏡,系指通過各種途徑(口服、直接噴灑、注射)將色素(染料)導入內鏡下要觀察的黏膜,使病灶與正常黏膜顏色對比更加明顯,從而有助于病變的辨認及目的性活檢。該法于1966年由日本學者Yamakawa倡立,至90年代后,在染料的選擇、顯色的生物學基礎、臨床應用價值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靛胭脂染色
電子染色內鏡
內鏡窄帶成像術(Narrow Band Imaging,NBI):利用濾光器過濾掉內鏡光源所發(fā)出的紅藍綠光波中的寬帶光譜,僅留下窄帶光譜,使血管及細微結構更加突出。
智能電子分光技術(Fuji intelligent chromoendoscopy,FICE):利用3種不同波長的光譜組合成多達50種設置,從而獲得不同黏膜病變的最佳圖像。
放大內鏡
結合電子染色,不僅能夠精確觀察消化道黏膜上皮腺凹等顯微結構,還可以觀察上皮微血管網的形態(tài)。能夠更好地幫助內鏡醫(yī)生區(qū)分黏膜病變的良惡性,還可判斷惡性病變的邊界和范圍。
激光共聚焦顯微內鏡(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可在普通內鏡檢查同時,顯示最高可放大1000倍的顯微結構,實時模擬組織學檢查,清晰顯示目標部位胃小凹、細胞及亞細胞水平的顯微結構,達到“光學活檢”的目的。
胃小凹Sakaki分型
A型: 圓點狀小凹;
B型: 短小棒狀小凹, 表現為排列較為緊密規(guī)則的短線棒狀形態(tài), 可出現迂曲、延長或分支;
C型: 較B型稀疏而粗大的線狀小凹;
D型: 斑塊狀小凹, 小凹擴大、迂曲相互連接而形成斑塊狀、網格樣外觀;
E型: 絨毛狀小凹, 形似于腸絨毛樣、指狀外觀;
F型: 小凹結構模糊不清、消失, 排列極度不規(guī)則, 糜爛面的缽形缺損與周邊界限不清, 或缺損區(qū)內呈現出顆粒狀隆起及不規(guī)則粗亂毛細血管。
超聲內鏡
超聲內鏡(EUS)是將內鏡和超聲相結合的消化道檢查技術,將微型高頻超聲探頭安置在內鏡頂端,當內鏡插入體腔后,在內鏡直接觀察消化道黏膜病變的同時,可利用內鏡下的超聲行實時掃描,可以獲得胃腸道的層次結構的組織學特征及周圍鄰近臟器的超聲圖像,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內鏡和超聲的診斷水平。
內鏡下治療
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
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
內鏡激光治療
內鏡射頻消融治療
內鏡冷凍治療
內鏡藥物治療
EMR
內鏡下粘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是對扁平隆起性病變(早期胃腸癌、扁平腺瘤)和廣基無蒂息肉經內鏡下措施(注射和吸引)使病變與其固有層分離,造成一假蒂,然后圈套電切的技術。最常用的是透明帽法(EMRC)和套扎器法(EMRL)。
內鏡下分片黏膜切除術(endoscopy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MPR)指將病灶分幾部分多次切除,適用于病變最大徑>2cm的巨大平坦病變且傳統(tǒng)EMR法無法一次性完整切除。
早期食管癌EMR
ESD
內鏡下粘膜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切除深度可包含粘膜全層,粘膜肌層及大部分粘膜下層。
整塊切除:內鏡下一次性整塊切除病變。
完整切除:整塊切除標本在病理學水平達到水平、垂直切緣均為陰性。
治愈性切除:無或低淋巴結轉移風險的完整切除。
ESD
早期胃癌ESD
ESD療效評估
ESD治療胃早癌可實現較高的整塊切除率(92%~97%)和完整切除率(73.6%~94.7%),5年總生存率和5年疾病生存率分別為96.2%~97.1%和100%。
ESD適應癥(胃)
1. 不論病灶大小,無合并潰瘍的分化型黏膜內癌。
2. 腫瘤直徑≤30 mm、合并潰瘍的分化型黏膜內癌。
3. 腫瘤直徑≤30 mm、無合并潰瘍的分化型SM1黏膜下癌。
4. 腫瘤直徑≤20 mm、無合并潰瘍的未分化型黏膜內癌。
5. >20 mm的胃黏膜高級別上皮內瘤變。
6. EMR術后復發(fā)、再次行EMR困難的黏膜病變。
7. 高齡、有手術禁忌證或疑有淋巴結轉移的黏膜下癌,拒絕手術者可視為ESD相對適應證。
術后隨訪
對癌前病變患者,在ESD術后第1年及第2年各行內鏡檢查1次,以后每3年連續(xù)隨訪1次。
早癌ESD術后3、6、12個月定期內鏡隨訪,并行腫瘤指標和影像學檢查;無殘留或復發(fā)者術后每年連續(xù)隨訪1次;有殘留或復發(fā)者視情況繼續(xù)行內鏡下治療或追加外科手術切除,每3個月隨訪1次,病變完全清除后每年連續(xù)隨訪1次。
內鏡下非切除治療
射頻消融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
氬離子凝固術(APC)
激光療法
熱探頭治療
冷凍療法
如何提高胃癌診斷、特別是早期胃癌診斷
重視病史(現病史、既往史、家族史、體征)
臨床醫(yī)生責任心,細致觀察,杜絕漏診胃癌
認識早期胃癌的特點
必要的檢查+特殊檢查(色素內鏡、放大內鏡、超聲內鏡、共聚焦內鏡等)
正確的取材部位與合格的標本
高危人群的密切跟蹤隨訪,特別是癌前疾病與癌前病變英文胃癌ppt:這是英文胃癌ppt,包括了Assessment of the patient condition,Preanesthetic medication,In operation room,Out of operation room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胃癌流行病學ppt:這是胃癌流行病學ppt,包括了概述,流行病學,病因,病理、組織類型,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原則,預后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胃癌圍手術期的護理ppt:這是胃癌圍手術期的護理ppt,包括了胃癌相關知識,治療及手術方式,術前護理,術后護理,并發(fā)癥,出院指導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