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8.81 M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ppt
- 上傳時間:
- 2017-05-29
- 素材編號:
- 128309
- 素材類別:
- 地理課件PPT
-
素材預覽
這是一個關于地震地質災害發(fā)言稿PPT課件,主要是了解地震的分布與危害,我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地震的分布特點及成因,泥石流的分布與危害,地質災害多發(fā)區(qū)——西南地區(qū)等。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chǎn)、環(huán)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xiàn)地質災害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巖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層自燃、黃土濕陷、巖土膨脹、砂土液化,土地凍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堿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不良地質現(xiàn)象通常叫做地質災害,是指自然地質作用和人類活動造成的惡化地質環(huán)境,降低了環(huán)境質量,直接或間接危害人類安全,并給社會和經(jīng)濟建設造成損失的地質事件。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chǎn)、環(huán)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xiàn)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巖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層自燃、黃土濕陷、巖土膨脹、砂土液化,土地凍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堿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歡迎點擊下載地震地質災害發(fā)言稿PPT課件哦。
地震地質災害發(fā)言稿PPT課件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wǎng)推薦的一款地理課件PPT類型的PowerPoint.
2011年4月10日17點02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北緯31.3°,東經(jīng)100.9°) 發(fā)生5.3級地震,震源深度7.0公里。
地點:云南省盈江縣(97°31′E~98°16′E,24°24′N~25°20′N)
震級: 5.8級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傷亡:200人傷亡,28.25萬人受災。
時間: 2010年04月14日 07:49:40
地點: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
(北緯33.3度、東經(jīng)96.3度)
震級: 7.1級地震 震源深度33千米
傷亡: 2220人遇難,失蹤70人。
時間: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
地點: 四川省汶川縣、北川縣
震中經(jīng)緯度: 30.986°N 103.364°E
震級: 8.0級地震 震源深度 : 14千米
傷亡人數(shù): 69227人
時間: 2010年8月7日夜22點左右
地點: 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
事件: 泥石流沖進縣城,并形成堰塞湖
傷亡: 1287人遇難 490人失蹤
讀圖歸納我國地震分布的特點,這些分布特點是怎么形成的?
我國地震災害的分布特點
① 分布范圍廣——里氏6級以上地震大部分省區(qū)都發(fā)生過。
② 分布不均,大陸上西多東少;
③ 臺灣地區(qū)多。
④ 華北地區(qū)較多。
⑤ 呈帶狀分布
一、地震的分布與危害
2. 我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地震頻率高,強度大——20世紀以來共發(fā)生6級以上強震近800次;平均每年發(fā)生一次7級以上大地震。
地震震源淺,危害大——多淺源地震,破壞嚴重。20世紀我國死于地震的人數(shù)達55萬,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數(shù)的53%。
我國是世界上大陸強震最多的國家。大陸強震占世界的33%。
中國人的抗震意識薄弱;建筑物抗震性較低。
①我國地震分布特點是東少西多,地質構造特點是以105°E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中國西部地區(qū)是世界上大陸地震最活躍、最強烈和最密集的地區(qū)。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對我國臺灣及其附近海域影響最大。
②華北區(qū)、臺灣地區(qū)地震多發(fā)的成因是該區(qū)處在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帶。地殼活動強烈。西南地區(qū)地震、滑坡、泥石流多發(fā)的成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擠壓碰撞。
案例①——中國河北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在中國河北省的唐山發(fā)生了里氏7.8級強烈地震。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唐山市區(qū),即北緯 39.6°,東經(jīng)118.2°。這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罕見的城市地震災害,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嚴重波及,地震破壞范圍超過30萬千方千米,有感范圍廣達14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相當于全國面積的1/3。唐山地震造成數(shù)十萬人傷亡,民房和公共設施遭受嚴重破壞,災情之大舉世罕見。
案例②—臺灣島“9·21”南投地震
1999年9月21日凌晨,南投縣發(fā)生7.6級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左右,重災區(qū)在日月潭地區(qū)。這是臺灣島近百年來發(fā)生的最強烈的地震。該區(qū)有許多活斷層,導致斷層沿線地區(qū)遭遇災難性破壞。整個災區(qū)死亡2 329人,傷8 722人,失蹤39人,倒塌各種建筑9 909棟,嚴重破壞7 575棟,受災人口250萬,災民32萬,財產(chǎn)損失92億美元。此次地震還波及福建、廣東、浙江和江西的部分地區(qū)。
探究分析:我國近年來死亡人口下降與經(jīng)濟損失
上升的原因?
為什么我國地震西多東少,地震災情卻東重西輕?
【讀圖探究二】
我國泥石流、滑坡的分布有何特點?
我國泥石流多發(fā)的地區(qū)
云南西北和東北山區(qū)﹑四川省西部﹑陜西省南部秦巴山區(qū)﹑甘肅省南部白龍江流域﹑西藏自治區(qū)喜馬拉雅山地和遼寧省東部山地。
我國滑坡多發(fā)的地區(qū)
云南﹑四川﹑貴州等省,及黃土高原和秦巴山區(qū)
泥石流、滑坡集中分布在我國中部和西南部地區(qū),有一部分重疊。
我國滑坡、泥石流多發(fā)區(qū)具備以下條件:
滑坡、泥石流多發(fā)生在山區(qū),三大階梯過渡地帶,地勢起伏大,巖石、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易滑移。(地形)
滑坡、泥石流多發(fā)生在多地震的斷裂帶上,地表破碎,巖石風化嚴重;或水土流失嚴重區(qū),地表多疏松的巖石、沙土。(地質)
滑坡、泥石流多發(fā)生在季風區(qū),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氣候)
四、地質災害多發(fā)區(qū)——西南地區(qū)
思考:試解釋我國西南地區(qū)暴雨—滑坡—泥石流分布的區(qū)域相關性。
地質災害ppt:這是地質災害ppt,包括了影響我國的地質災害,中國的地質災害,中國的地質災害,地質災害的關聯(lián)性,地質災害的防御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地質災害評估匯報PPT:這是一個關于地質災害評估匯報PPT,這節(jié)課主要是了解風險的概念及分類,災害風險的概念,風險與災害、人類行為的關系,自然災害評估的內容,自然災害風險評估方法,自然災害風險評估的流程,災害風險管理,災害風險管理的目標,災害風險管理的內容等等介紹!帮L險”一詞的由來,最為普遍的一種說法是,在遠古時期,以打魚捕撈為生的漁民們,每次出海前都要祈禱,祈求神靈保佑自己能夠平安歸來,其中主要的祈禱內容就是讓神靈保佑自己在出海時能夠風平浪靜、滿載而歸;他們在長期的捕撈實踐中,深深的體會到“風”給他們帶來的無法預測無法確定的危險,他們認識到,在出海捕撈打魚的生活中,“風”即意味著“險”,因此有了“風險”一詞的由來,歡迎點擊下載地質災害評估匯報PPT哦。
水文地質災害PPT幻燈片:這是一個關于水文地質災害PPT幻燈片,主要是了解一 洪水災害。二風暴潮災害。三水文災害多發(fā)地區(qū)等三個環(huán)節(jié)。我國洪水災害的類型。我國洪澇災害的災情特點,人類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對洪澇災害的影響。水災,泛指洪水泛濫、暴雨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多對人類社會造成的災害而言。水災威脅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巨大財產(chǎn)損失,并對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的不良影響。防治水災雖已成為世界各國保證社會安定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公共安全保障事業(yè)。但根除是困難的。至今世界上水災仍是一種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歡迎點擊下載水文地質災害PPT幻燈片哦。
發(fā)言稿ppt
- 更多>>發(fā)言稿ppt發(fā)言稿是參加會議者為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匯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發(fā)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