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936.00 KB
- 素材授權(quán):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ppt
- 上傳時間:
- 2017-07-17
- 素材編號:
- 93063
- 素材類別:
- 語文課件
-
素材預覽
這是一個關(guān)于揚州慢賞析PPT幻燈片,這首詞寫作者自己因路過揚州,目睹了戰(zhàn)爭洗劫后揚州的蕭條景象,撫今追昔,悲嘆今日的荒涼,追憶昔日的繁華,發(fā)為吟詠,寄托了對昔日繁華的懷念和對今日山河殘破的哀思,表達了詞人因祖國山河的殘破、人民的不幸而極其沉痛的心情,既有內(nèi)心的郁憤,也有愛國的深情。姜夔(約1155—約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屬江西)人。一生未入仕途,以布衣出入于公卿之門,善書法、精音樂、能自度曲。詩詞俱工,詞尤負盛名。詞多紀游、詠物、感嘆身世飄零,亦有寄寓憂國傷時之作。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按猴L十里”是從杜牧《贈別》中“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詩句化出,杜牧詩句極言揚州之美,所以詞人化用來作了一個對比:聽說揚州繁華富麗、但一路之上,觸目之處,卻盡是青青的野生蕎麥,一片荒涼景象。造成這種強烈反差的原因何在呢,歡迎點擊下載揚州慢賞析PPT幻燈片哦。
揚州慢賞析PPT幻燈片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wǎng)推薦的一款語文課件類型的PowerPoint.
揚州慢
一、整體感知,初讀詩歌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江西鄱陽人。布衣終生,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常作達官貴人坐上客。擅長寫詞,善書法、精音樂、能自度曲。詞多紀游、詠物、感嘆身世飄零,亦有寄寓憂國傷時之作。
在他所處的時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對峙,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都十分尖銳復雜。戰(zhàn)爭的災難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雖然為此也發(fā)出或流露過激昂的呼聲,而凄涼的心情卻表現(xiàn)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學和音樂創(chuàng)作里。
揚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v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黍離”意象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
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
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
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這天,我經(jīng)過揚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薺草和麥子。進入揚州,一片蕭條,河水碧綠凄冷,天色漸晚,城中響起凄涼的號角。我內(nèi)心悲涼,感慨于揚州城今昔的變化,于是自創(chuàng)了這支曲子。千巖老人認為這首詞有《黍離》的悲涼意蘊。
揚州是淮河東邊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處,解下馬鞍稍為停留。經(jīng)過春風吹遍了揚州十里,現(xiàn)在都是野麥青青。自從金兵進犯長江回去以后,荒廢的池苑,伐去的喬木還討厭說起舊日用兵。漸漸進入黃昏,凄清的號角聲在寒風中吹起,這些畫面都在劫后的揚州城。
杜牧有卓越的鑒賞能力,料想今天他若重來此地一定吃驚。即使有“豆蔻”和“青樓”美好詩句的才華,也難以表達這悲痛之情。二十四橋仍然還在,橋下江中的波浪浩蕩,凄冷的月色,處處寂靜無聲。懷念橋邊的紅芍藥,可是每年知道它替誰開花繁生呢!
二、合作探究,體會詩情
佳句賞析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春風十里”是從杜牧《贈別》中“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詩句化出,杜牧詩句極言揚州之美,所以詞人化用來作了一個對比:聽說揚州繁華富麗、但一路之上,觸目之處,卻盡是青青的野生蕎麥,一片荒涼景象。造成這種強烈反差的原因何在呢?
“自胡馬窺江去后”
“胡馬窺江”指的是高宗建炎三年(1129)、紹興四十年(1160)、四十一年(1161)和孝宗隆興二年(1164)金兵屢次南侵之事。尤其是紹興四十一年那一回。金主完顏亮親率金兵攻占揚州,在瓜洲望江亭對其下屬說:“朕不久入浙,誓不返國”,并改亭名為“不歸亭”,還題詩壁上:“萬國東書久混同,江南何尚隔華封。援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姜把揚州的殘破完全歸到“胡馬窺江”,如此選材是為了極表他的“黍離之悲”。
“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明確: 這三句用了擬人的寫法。廢池、喬木是沒有知覺的東西,詞人將它們?nèi)烁窕饧此鼈兪?5年前那場浩劫的目擊者,戰(zhàn)爭的恐怖、敵人的兇殘,種種景象仍然留在它們心中;它們“猶厭言兵”,更何況當?shù)氐娜嗣衲?這樣寫,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對侵略戰(zhàn)爭的極端痛恨。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暮色降臨后,軍營中傳出陣陣凄厲的號角聲,在空城的上空回蕩。唐朝,揚州有內(nèi)城和外城,商業(yè)繁華、景致優(yōu)美,杜牧曾贊美道:“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天碧臺閣麗,風涼歌管清”,而今僅剩一座空城,滿目瘡痍,軍號凄厲,不由人不生感慨。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姜夔目睹劫后揚州的殘破景象,緬懷往昔的繁華,立即想到晚唐風流俊逸的著名詩人杜牧。當時杜牧應牛僧孺之召,任職于淮南節(jié)度府,和判官韓綽一起尋佳訪麗,征歌逐舞,寫下不少風流艷句。如膾炙人口的“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等。從這些詩句的表層意思看,它表現(xiàn)了當時文士狎妓的輕薄行為。妓女,在我們看來是病態(tài)社會的畸形兒;但在唐宋文人心目中,則是都市繁華的象征。詞人欲以“豆蔻詞”“青樓夢”這些象征揚州繁華的艷句,在設想杜牧“重到須驚”“難賦深情”的襯托下,使劫后揚州的荒涼更加突出,當然說它帶有自況的意味也未嘗不可。襯托,有時比直抒胸臆感時傷亂,更為含蓄有致。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有“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句,因相傳古代有二十四個美人吹蕭于橋上,所以有此句。作者這里滿懷凄涼的情感,如泣如訴地寫道:二十四橋仍舊,但橋頭沒有了吹蕭的美人,只有清冷的圓月倒映在河心,整幅畫面無聲無息,冷絕凄絕。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二十四橋因橋邊盛產(chǎn)紅芍藥花,故又稱紅藥橋。作者面對清冷的景色,看到橋邊依然盛開的紅花,不禁悲從中來,向芍藥發(fā)問:你們寂寞地開在這里,無人來觀賞,你們?yōu)檎l而開呢?這里將無情的花兒賦予了情感,意蘊至深、悲痛已極;ㄇ胰绱,人何以堪?到這里,全詞結(jié)句,但詞意綿長,余音繚繞,久久不絕,詞人的悲愴之感達到了高潮。
“紅藥”意象
紅藥,也稱為芍藥,芍藥花作為一種意象符號,最早見于《詩經(jīng)》:“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藥相贈表達結(jié)情之約或惜別之情。
魏晉南北朝可以說是芍藥文學意象的另一個源起,以擬人化的手法,將芍藥喻作風情萬種的美人,以致后人用“芍藥籠煙”來形容美人的嬌媚。
又因為芍藥開于暮春時節(jié),當它開始綻放時,百花已開始凋謝,有寂寞之情。因此往往又成為落寞、凄涼之境的反襯,令人感慨昔日美好時光的不再。姜夔在《揚州慢》中“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在這里,嬌艷的“橋邊紅藥”卻反襯出揚州空城里寒水自碧、景物蕭條,頗合“雕欄玉砌今猶在,只是朱顏改”之意。
課堂小結(jié)
這首詞寫作者自己因路過揚州,目睹了戰(zhàn)爭洗劫后揚州的蕭條景象,撫今追昔,悲嘆今日的荒涼,追憶昔日的繁華,發(fā)為吟詠,寄托了對昔日繁華的懷念和對今日山河殘破的哀思,表達了詞人因祖國山河的殘破、人民的不幸而極其沉痛的心情,既有內(nèi)心的郁憤,也有愛國的深情。
揚州慢姜夔ppt2:這是揚州慢姜夔ppt2,包括了文體知識,背景資料,朗讀詩歌,整體感知,序言在文中有何作用?《揚州慢》全詞的詞眼是哪個詞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揚州慢姜夔ppt1:這是揚州慢姜夔ppt1,包括了賞析,引用前人詩句,名句賞析,揚州掠影,其詞上闋寫以繁華著稱的揚州,遭兵后一片荒涼、寄托作者的傷感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揚州慢ppt:這是揚州慢ppt,包括了走進歷史文化名城,解題,補充介紹,作者簡介,背景介紹,誦讀品味,整體探究,探究詞的章法結(jié)構(gòu)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揚州慢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