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258.5 K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ppt
- 上傳時間:
- 2017-08-26
- 素材編號:
- 64423
- 素材類別:
- 疾病PPT
-
素材預覽
這是一個關于針灸學治療胃痛介紹PPT,主要介紹了胃痛的概念、病因病機、治療、病例分析、胃痛與真心痛之鑒別等內容。胃痛,又稱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反復發(fā)作性疼痛為主的癥狀。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窩部,又稱作“心痛”、“胃心痛”等。本病與“真心痛”有本質不同,臨床上應加以區(qū)別。多見于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腸神經功能癥等,為一種臨床癥狀。實證主癥: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勢較劇,痛處拒按,饑時痛減,納后痛增。可分為寒邪犯胃、飲食停滯、肝氣犯胃、氣滯血瘀。虛證主癥:上腹胃脘部疼痛隱隱,痛處喜按,空腹痛甚,納后痛減。可分為脾胃虛寒、胃陰不足,歡迎點擊下載針灸學治療胃痛介紹PPT哦。
針灸學治療胃痛介紹PPT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推薦的一款疾病PPT類型的PowerPoint.
胃 痛
針灸學內科病證
一、概 念
胃 痛
胃痛,又稱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反復發(fā)作性疼痛為主的癥狀。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窩部,又稱作“心痛”、“胃心痛”等。本病與“真心痛”有本質不同,臨床上應加以區(qū)別。多見于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腸神經功能癥等,為一種臨床癥狀。
二、病 因 病 機
胃 痛
1、病因:
寒邪客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 → 實證;
脾胃虛弱 → 虛證。
2、病機:
實證 → 氣機阻滯,不通則痛;
虛證 → 胃腑失于溫煦或濡養(yǎng),失養(yǎng)則痛。
胃 痛
1、實證主癥:
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勢較劇,痛處拒按,饑時痛減,納后痛增?煞譃楹胺肝、飲食停滯、肝氣犯胃、氣滯血瘀。
2、虛證主癥:
上腹胃脘部疼痛隱隱,痛處喜按,空腹痛甚,納后痛減?煞譃槠⑽柑摵、胃陰不足。
三、 治 療
1、基本治療:
☆ 治法:和胃止痛。足陽明、手厥陰經、相應募穴為主。
☆ 主穴:足三里 內關 中脘
☆ 方義:腑會中脘、足三里 — 遠近配穴法,可和胃氣,理氣機,止胃痛;內關 — 為心包絡穴,可寬胸解郁,行氣止痛。
1、基本治療:
☆ 配穴:
寒邪犯胃 — 胃俞;飲食停滯 — 下脘、梁門;
肝氣犯胃 — 太沖;胃陰不足 — 三陰交、內庭;氣滯血瘀 — 膈俞;脾胃虛寒 — 氣海、關元、脾俞、胃俞。
2、其他治療:
☆ 穴位注射法:中脘、足三里、肝俞、胃俞、脾俞。每次2穴,以丹參或當歸注射液,每穴1-2ml,隔日1次。
☆ 耳針法:胃、肝、脾、神門、交感、十二指腸,王不留行籽貼壓。
四、 按 語
☆ 針灸對胃脘疼痛、上腹脹滿不適、噯氣、惡心等癥狀效果較好。
☆ 胃痛的臨床表現有時可與肝膽疾患及胰腺炎相似,須注意鑒別。
☆ 潰瘍病出血在穿孔等重癥時,應及時采取措施或外科治療。
☆ 平時注意飲食規(guī)律,忌食刺激食物。
五、 病 例 分 析
☆ 病例分析:
患者張某,男,43歲,商人。有胃脘痛病史十余年,每因精神緊張而復發(fā),曾做纖維胃鏡檢查提示:“淺表性胃炎”。近幾天由于工作緊張連續(xù)熬夜而出現胃脘部疼痛,疼痛連及脅部,噯氣,大便秘結,2-3天一行,自覺心煩嘈雜,口苦,舌質淡紅,黃膩苔,脈弦。
(試分析中醫(yī)診斷、辨證分型、治則治法、取穴、方義、其它治療方法)
☆ 中醫(yī)診斷:胃痛
☆ 辨證分型:實證(肝氣犯胃型)
☆ 治則治法:和胃止痛,以足陽明、手厥陰經為主
☆ 取 穴:足三里、內關、中脘、太沖
☆ 方 義:足三里—疏調胃腑氣機,和胃止痛;
中脘—健運中州,調理氣機;
內關—寬胸解郁,行氣止痛;
太沖—疏肝和胃。
☆ 其他治法:可配合使用穴位注射法或王不留行籽 貼壓耳穴。
胃痛與真心痛之鑒別
☆足三里(胃):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
☆內關(心包):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中脘(任):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 ☆下脘(任):前正中線上,臍上2寸。
☆梁門(胃):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胃俞(膀胱):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太沖(肝):足背,第1、2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中。
☆膈俞(膀胱):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脾俞(膀胱):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胃俞(膀胱):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氣海(任):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
☆關元(任):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
胃 痛
針灸學內科病證
一、概 念
胃 痛
胃痛,又稱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反復發(fā)作性疼痛為主的癥狀。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窩部,又稱作“心痛”、“胃心痛”等。本病與“真心痛”有本質不同,臨床上應加以區(qū)別。多見于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腸神經功能癥等,為一種臨床癥狀。
二、病 因 病 機
胃 痛
1、病因:
寒邪客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 → 實證;
脾胃虛弱 → 虛證。
2、病機:
實證 → 氣機阻滯,不通則痛;
虛證 → 胃腑失于溫煦或濡養(yǎng),失養(yǎng)則痛。
胃 痛
1、實證主癥:
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勢較劇,痛處拒按,饑時痛減,納后痛增。可分為寒邪犯胃、飲食停滯、肝氣犯胃、氣滯血瘀。
2、虛證主癥:
上腹胃脘部疼痛隱隱,痛處喜按,空腹痛甚,納后痛減?煞譃槠⑽柑摵、胃陰不足。
三、 治 療
1、基本治療:
☆ 治法:和胃止痛。足陽明、手厥陰經、相應募穴為主。
☆ 主穴:足三里 內關 中脘
☆ 方義:腑會中脘、足三里 — 遠近配穴法,可和胃氣,理氣機,止胃痛;內關 — 為心包絡穴,可寬胸解郁,行氣止痛。
1、基本治療:
☆ 配穴:
寒邪犯胃 — 胃俞;飲食停滯 — 下脘、梁門;
肝氣犯胃 — 太沖;胃陰不足 — 三陰交、內庭;氣滯血瘀 — 膈俞;脾胃虛寒 — 氣海、關元、脾俞、胃俞。
2、其他治療:
☆ 穴位注射法:中脘、足三里、肝俞、胃俞、脾俞。每次2穴,以丹參或當歸注射液,每穴1-2ml,隔日1次。
☆ 耳針法:胃、肝、脾、神門、交感、十二指腸,王不留行籽貼壓。
四、 按 語
☆ 針灸對胃脘疼痛、上腹脹滿不適、噯氣、惡心等癥狀效果較好。
☆ 胃痛的臨床表現有時可與肝膽疾患及胰腺炎相似,須注意鑒別。
☆ 潰瘍病出血在穿孔等重癥時,應及時采取措施或外科治療。
☆ 平時注意飲食規(guī)律,忌食刺激食物。
五、 病 例 分 析
☆ 病例分析:
患者張某,男,43歲,商人。有胃脘痛病史十余年,每因精神緊張而復發(fā),曾做纖維胃鏡檢查提示:“淺表性胃炎”。近幾天由于工作緊張連續(xù)熬夜而出現胃脘部疼痛,疼痛連及脅部,噯氣,大便秘結,2-3天一行,自覺心煩嘈雜,口苦,舌質淡紅,黃膩苔,脈弦。
(試分析中醫(yī)診斷、辨證分型、治則治法、取穴、方義、其它治療方法)
☆ 中醫(yī)診斷:胃痛
☆ 辨證分型:實證(肝氣犯胃型)
☆ 治則治法:和胃止痛,以足陽明、手厥陰經為主
☆ 取 穴:足三里、內關、中脘、太沖
☆ 方 義:足三里—疏調胃腑氣機,和胃止痛;
中脘—健運中州,調理氣機;
內關—寬胸解郁,行氣止痛;
太沖—疏肝和胃。
☆ 其他治法:可配合使用穴位注射法或王不留行籽 貼壓耳穴。
胃痛與真心痛之鑒別
☆足三里(胃):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
☆內關(心包):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中脘(任):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 ☆下脘(任):前正中線上,臍上2寸。
☆梁門(胃):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胃俞(膀胱):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太沖(肝):足背,第1、2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中。
☆膈俞(膀胱):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脾俞(膀胱):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胃俞(膀胱):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氣海(任):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
☆關元(任):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
胃痛中醫(yī)ppt課件:這是胃痛中醫(yī)ppt課件,包括了歷史沿革,病因病機,診斷及類證鑒別,辨證論治,治療原則,分型,中醫(yī)特色護理技術,健康指導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胃痛疾病PPT課件:這是一個關于胃痛疾病PPT課件,主要介紹了歷史沿革、病因病機、診斷及類證鑒別、辨證論治、治療原則、臨床分型治療等內容。胃脘痛之名最早記載于《黃帝內經》。并首先提出胃痛的發(fā)生與肝、脾有關!端貑枴ちo大論篇》謂:“木郁之發(fā)……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痛,食飲不下! 胃痛又稱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癥的病證。現代醫(yī)學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痙攣、胃癌、胃下垂、胃粘膜脫垂癥、胃神經官能癥、十二指腸球炎,以及部分肝膽疾病、胰腺炎等以上腹部疼痛為主要表現時,均可參考本病辨證論治,歡迎點擊下載胃痛疾病PPT課件哦。
胃痛疾病PPT:這是一個關于胃痛疾病PPT,主要介紹了胃痛的定義、胃痛的病因病機、胃痛的轉歸預后和調護、現代研究進展等內容。胃痛,中醫(yī)病證名。多由外感寒邪、飲食所傷、情志不暢和脾胃素虛等病因而引發(fā)。胃是主要病變臟腑,常與肝脾等臟有密切關系。胃氣郁滯、失于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機。治療以理氣和胃為大法,根據不同證候,采取相應治法。胃痛之名最早記載于《內經》,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薄秲冉洝肥紫忍岢鑫竿吹陌l(fā)生與肝、脾有關,還提出寒邪、傷食致病說,歡迎點擊下載胃痛疾病PPT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