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1.45M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ppt
- 上傳時間:
- 2016-09-12
- 素材編號:
- 47583
- 素材類別:
- 科學課件PPT
-
素材預覽
這是一個關于第24課生物的進化介紹課件PPT模板,這節(jié)課主要是了解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Ⅱ) 2.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Ⅱ)。(1)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自然選擇;(2)變異是不定向的,為生物的進化提供了原材料;遺傳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內因;(3)過度繁殖加劇了生存斗爭,生存斗爭是生物進化的動力;(4)自然選擇是長期緩慢的過程,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更多內容,歡迎點擊下載第24課生物的進化介紹課件PPT模板哦。
第24課生物的進化介紹課件PPT模板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推薦的一款科學課件PPT類型的PowerPoint.
第24講 生物的進化
—— 知 識 梳 理 ——
一、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
1.拉馬克的進化學說
(1)內容:____________和獲得性遺傳是生物不斷進化的主要原因。
(2)意義:否定了神創(chuàng)論和__________,奠定了科學生物進化論的基礎。
(3)對拉馬克的評價:第一個提出比較完整的進化學說的科學家,是生物進化論的創(chuàng)始人。
2.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
(1)內容:________、生存斗爭、________和適者生存。
(2)意義
①使生物學第一次擺脫了神學的束縛,走上了科學的軌道。
②科學地解釋了生物的多樣性和__________的原因。
(3)局限性
①對____________的本質不能做出科學的解釋。
②對生物進化的解釋局限于________水平。
③強調物種形成都是漸變的結果,不能很好地解釋___________等現象!
二、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1.種群基因頻率與生物進化
(1)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同種生物 全部個體 全部等位基因數 A、a的基因總數 自然選擇 突變 種群基因頻率
(2)__________________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①生物突變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絕對的,往往取決于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物的變異是____________的,只是產生了生物進化的________,不能決定生物進化的________。
(3)________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①原因:不斷淘汰________的基因,積累________的基因。
②結果:使種群基因頻率________改變。
2.隔離與物種形成
(1)物種:能夠在自然狀態(tài)下________,并產生________的一群生物個體。
(2)隔離
①概念:不同種群間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_______________的現象。
②類型:地理隔離和________隔離。
(3)________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隔離導致物種形成。
(4)物種間的真正界限是____________。
3.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1)共同進化:不同________之間、______________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
(2)生物多樣性
①內容:基因多樣性、________多樣性、________多樣性。
②研究生物進化歷程的主要依據:________。
③形成原因:生物________的結果。
► 考點一 對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理解
1.主要內容
(1)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自然選擇;(2)變異是不定向的,為生物的進化提供了原材料;遺傳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內因;(3)過度繁殖加劇了生存斗爭,生存斗爭是生物進化的動力;(4)自然選擇是長期緩慢的過程,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
2.“自然選擇學說”解釋生物進化的模型
分析:(1)自然選擇的對象
①直接對象是生物的表現型。
②間接對象是相關的基因型。
③根本對象是與變異性狀相對應的基因。
即自然選擇的實質是環(huán)境對變異所對應的基因的選擇,因而可以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
(2)自然選擇的因素:對生物的變異起選擇作用的是個體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
(3)自然選擇的結果: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4)兩個方向——如圖7241所示,變異不定向,自然選擇定向。
3.意義
(1)較好地解釋了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
(2)相對系統(tǒng)地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揭示了生物的統(tǒng)一性。
(3)使生物學第一次擺脫了神學束縛。
4.局限性
(1)未能對遺傳和變異的本質做出科學的解釋。接受了拉馬克關于器官“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的觀點。
(2)對生物進化的解釋局限于個體水平。
(3)強調物種形成都是漸變的結果,不能很好地解釋物種大爆發(fā)現象。
例1 分析以下圖解,回答相關問題。
(1)圖甲表示達爾文的物種形成解釋模型,分析可知,其中的兩個推論分別是:
推論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論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達爾文的物種形成解釋模型得出生物的變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達爾文
對物種形成的解釋局限于________水平。
(3)圖乙為對一塊甲蟲成災的農田使用兩種殺蟲劑的實驗結果曲線圖,①使用殺蟲劑Ⅰ和Ⅱ后,曲線不會下降到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曲線回升是通過________之間的________來實現的。
③殺蟲劑的使用對甲蟲起了________作用,這種作用是________(定向、不定向)的,結果導致甲蟲的抗藥性________(增強、減弱)。
④根據以上分析,使用殺蟲劑治蟲有其缺點,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推論1:個體間存在著生存斗爭 推論3:有利變異逐代積累,生物不斷進化出新類型
(2)不定向的 自然選擇 個體
(3)①甲蟲存在變異,部分甲蟲具有抗藥性 ②甲蟲與殺蟲劑 生存斗爭、圻x擇 定向 增強 ④使具有抗藥性害蟲的比例上升 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解析] (1)達爾文的物種形成解釋模型由五個事實和三個推論組成,推論1是“個體間存在著生存斗爭”,推論3是“有利變異逐代積累,生物不斷進化出新類型”。(2)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定向決定進化的方向,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對進化原因的解釋局限于個體水平。(3)通
過分析坐標曲線圖可以看出,因為甲蟲存在變異,會產生具有抗藥性的個體,所以種群密度不可能為0。使用殺蟲劑后,在早期都取得了一定效果,甲蟲種群密度明顯下降,但下降到一定程度時,反而增加,這就說明殺蟲劑的使用沒有殺死有抗藥能力的甲蟲,而這部分甲蟲大量繁殖,導致種群密度上升。使用殺蟲劑治蟲主要有兩個缺點:一是使具有抗藥性的甲蟲增多,二是污染環(huán)境。
[點評] 本題考查對達爾文進化論觀點的基本推理過程的理解,并能運用這一推理過程解釋一些生物學現象。解題時要明確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選擇是定向的,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變式題 某小島上的一種啄木鳥,其喙長分布如圖7243中甲,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種在樹干中的蟲,其深度分布如圖7243中乙。下列關于子一代鳥喙的可能長度的說法合理的是( )
A.都比父母長,因為鳥需適應它們的環(huán)境
B.都比父母長,因為較長的鳥喙是生存所必需的
C.不一定比父母長,僅一代的時間還不足以進化出較長的鳥喙
D.不一定比父母長,因為蟲在樹干中的深度并不是都很深
[答案]C
[解析] 由于變異是不定向的,所以后代個體喙有長的,也有短的,A、B、D項錯誤;根據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生物進化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所以僅一代的時間不能進化出較長的鳥喙。
► 考點二 對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理解
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對物種形成的解釋
分析:(1)基本觀點:①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②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③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④自然選擇定向改變種群基因頻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⑤隔離導致物種形成,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2)變異與環(huán)境的關系:變異在環(huán)境變化之前已經產生,環(huán)境只是起選擇作用,不是影響變異的因素。通過環(huán)境的選擇將生物個體中產生的不定向的有利變異選擇出來,不利變異遭到淘汰。例如噴灑殺蟲劑只是將抗藥性強的個體選擇出來,使整個種群抗藥性增強,而不是使害蟲產生抗藥性變異。
(3)隔離與物種形成的分析
①地理隔離與生殖隔離的關系
a.地理隔離只是地理空間上的隔離。一定的地理隔離有助于亞種的形成,進一步地理隔離使它們各自的基因庫和基因頻率朝著不同方向發(fā)展,形成更大的差異,直至形成生殖隔離,就形成了幾個新物種。所以說地理隔離是物種形成的量變階段,生殖隔離是物種形成的質變階段。
b.生殖隔離是物種形成的關鍵,是物種間真正的界限,僅有地理隔離而不形成生殖隔離,只能產生生物新類型(或亞種),絕不可能產生新物種。
c.生殖隔離有三種情況:不能雜交;雜交不活;活而不育。保證了物種的相對穩(wěn)定。
②物種形成的方式
a.漸變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島上13種地雀的形成。
b.驟變式——主要是通過異源多倍體的染色體畸變的方式形成新物種,一出現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離(基因頻率改變)。此種方式多見于植物。
c.人工創(chuàng)造新物種——通過植物體細胞雜交(如番茄—馬鈴薯)、多倍體遠緣雜交(如甘藍—蘿卜)、多倍體育種(如八倍體小黑麥)等方式也可以創(chuàng)造新物種。
2.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1)共同進化包括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
(2)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的關系
分析:基因多樣性是形成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的基礎,反之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又影響基因多樣性。
(3)任何物種都不是單獨進化的,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生物與環(huán)境共同進化的結果。
(4)生物進化歷程:從原核生物到真核單細胞生物,再到真核多細胞生物;從異養(yǎng)生物到自養(yǎng)生物;從厭氧生物到需氧生物;從無性生殖到有性生殖;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
3.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與達爾文進化論的比較
(1)共同點:都能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樣性、適應性。
(2)不同點:①達爾文進化論沒有闡明遺傳和變異的本質以及自然選擇的作用機理,而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克服了這個缺點。
②達爾文的進化論研究生物個體的進化,而現代生物進化論則強調群體的進化,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③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實質——基因頻率的改變,從分子水平上闡述,而自然選擇學說從性狀水平解釋進化。
④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強調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
例2 圖7244中圖1、2、3是關于地雀的進化、發(fā)展過程示意圖,圖中地雀A與地雀B可以交配產生可育后代,地雀C與地雀A、B之間不能互相交配。請回答:
(1)圖1中三年間,大陸上地雀A第一年夏季的基因頻率為2%,第二年夏季的基因頻率為3%,第三年夏季的基因頻率為0%,該生物種群是否發(fā)生進化?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雀A與地雀B______(是、不)屬于同一物種。
(2)圖1時期的大陸中地雀B的個體較少,而圖2中地雀B在大陸幾乎看不見,但小島上卻主要是地雀B類,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干年后,小島上出現地雀C的進化機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哪些類型地雀之間的關系能體現遺傳多樣性:________。從圖1至圖3的演變,反映了生物多樣性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發(fā)生了進化 種群的基因頻率不斷發(fā)生變化 是 (2)地雀A和地雀B的性狀差異適應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或小島和大陸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分別選擇了不同的性狀變異)
(3)地雀種群因基因突變形成不同的表現型;由于地理隔離將種群分裂為二,阻斷了基因交流;大陸與小島不同環(huán)境的自然選擇導致兩個種群的基因頻率向不同的方向變化;基因頻率的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兩個種群之間產生生殖隔離,形成新種C
(4)A和B 從基因多樣性向物種多樣性變化,或從基因多樣性向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發(fā)展
[解析] (1)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若基因頻率改變,則一定發(fā)生進化。地雀A與地雀B能夠交配并產生可育后代,所以二者屬于同一物種。
(2)圖1時期的大陸中地雀B的個體較少,而圖2中地雀B在大陸幾乎看不見,但小島上卻主要是地雀B類,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地雀A和地雀B的性狀差異適應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
(3)地雀種群因基因突變形成不同的表現型;由于地理隔離將種群分裂為二,阻斷了基因交流;大陸與小島不同環(huán)境的自然選擇導致兩個種群的基因頻率向不同的方向變化;基因頻率的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兩個種群之間產生生殖隔離,形成新物種C。
(4)地雀A和地雀B可以交配產生可育后代,說明這兩種地雀仍然是同一物種,所以這二者的差異可以體現基因的多樣性;從基因多樣性向物種多樣性變化,或從基因多樣性向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發(fā)展。
[點評] 判斷兩個種群是否屬于同一物種的方法
(1)兩個種群是否屬于同一物種,判斷依據:是否具有生殖隔離。具有生殖隔離,兩個種群屬于兩個物種;不具有生殖隔離,兩個種群屬于一個物種。
(2)下列不能作為判斷兩個種群是否屬于同一物種的依據:①形態(tài)、結構:兩個種群形態(tài)、結構相同,不一定是同一物種,如兩個種群的生物形態(tài)、結構相同,但繁殖期不同,不能交配,則兩個種群屬于兩個物種。②是否能夠交配:兩個種群的生物能夠交配,不一定屬于同一物種,如果交配后代不育,則兩個種群的生物不屬于同一物種,如馬和驢相互交配產生騾子,但騾子不能經過有性生殖產生后代,馬和驢不屬于同一物種。
變式題 根據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圖解如下),下述不屬于對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補充、完善的是( )
A.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是在研究種群基因頻率變化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
B.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C.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D.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是通過生存斗爭實現的
[答案]D
[解析]自然選擇學說和現代生物進化理論都認為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因此D項不是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補充和完善內容。
► 考點三 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及相關計算
1.二者的比較
2. 已知基因型頻率求基因頻率
(1)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設二倍體生物個體的某一基因庫中有兩個等位基因A和a,假如種群中共有N個個體,而AA、Aa、aa 三種基因型的個體數分別是n1、n2、n3,那么種群中A基因的頻率和a基因的頻率分別為:
(2)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①在一個工廠中,男女職工各100名,女性中,色盲基因(Xb)攜帶者為5人,色盲患者為1人;男性中色盲患者為8
人,則Xb的基因頻率為: ×100%=5%。
提醒:XY型性別決定生物,基因在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上無等位基因,計算時只計X染色體上的基因數不考慮Y染色體。ZW型性別決定也是這樣。
②已知人群中,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中男性患者的比例為p,則可認為這個人群中此基因頻率為p,由此可計算女性中患病的頻率為p2。如色盲:男性中發(fā)病率7%,女性中發(fā)病率為(7%)2≈0.5%。
3.已知基因頻率求基因型頻率(哈代—溫伯格定律)
(1)成立條件:①種群非常大;②所有雌雄個體之間自由交配;③沒有遷入和遷出;④沒有自然選擇;⑤沒有基因突變。
(2)計算公式:當等位基因只有兩個時(A、a),設p表示A的基因頻率,q表示a的基因頻率,則基因型AA的頻率為p2,Aa的頻率為2pq,aa的頻率為q2。
例3 金魚的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a基因在純合時使胚胎致死(aa、XaXa、XaY等均為純合子),F取一對金魚雜交,F1金魚共67只,其中雄金魚21只,則F1金魚自由交配所得F2成活個體中,a基因頻率為( )
A.1/8 B.1/6
C.1/11 D.1/14
[答案]C
[解析] F1代金魚共67只,雄金魚21只,雌雄比例不等,故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由于a基因純合時致死,F1雌金魚基因型為1/2XAXa和1/2XAXA,雄金魚的基因型為XAY,F1金魚隨機交配,F2為3/8 XAXA、3/8 XAY、1/8 XAXa、1/8 XaY(致死),故成活個體3/7XAXA、3/7XAY、1/7XAXa中,a的基因頻率為1/11。
[點評] 自交、隨機交配對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的影響:若不考慮自然選擇、基因突變等因素的影響,基因型為AA、Aa、aa的種群,在自交或隨機交配的情況下,結果是基因頻率不會改變,但是基因型頻率卻出現兩種可能性:①如果自交,后代的基因型頻率會發(fā)生變化,純合子的頻率增加,雜合子的頻率減小;②如果隨機交配,那么后代的基因型頻率不發(fā)生變化。
變式題 某植物種群中,AA個體占16%,aa個體占36%,該種群隨機交配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和自交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的變化依次為( )
A.增大,不變;不變,不變
B.不變,增大;增大,不變
C.不變,不變;增大,不變
D.不變,不變;不變,增大
[答案]C
[解析] 由題意知,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40%,a的基因頻率為60%。隨機交配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的百分比:40%
×40%=16%,aa:60%×60%=36%,Aa:48%,A的基因頻率:16%+48%×1/2=40%;自交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16%+48%×1/4=28%,aa:36%+48%×1/4=48%,Aa:1/2×48%=24%,A的基因頻率:28%+1/2×24%=40%。
第二節(jié)生物的進化ppt:這是第二節(jié)生物的進化ppt,包括了學習目標,自主研學,探究活動一,化石證據,馬的進化歷程說明了什么?分布規(guī)律,動動腦,探究活動三:分子生物學證據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生物的進化ppt八年級:這是生物的進化ppt八年級,包括了地球上的生命史,前寒武紀時期,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物進化的趨勢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
生物的進化PPT課件:這是一個關于生物的進化PPT課件,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進化的歷程;生物進化的原因—自然選擇學說;總體趨勢;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植物進化的大致歷程;進化特點;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自然選擇;練習題,2.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及聯系:(1)遺傳和變異是自然選擇的內因,遺傳保持了生物的穩(wěn)定性,變異能使物種發(fā)展和進化。(2)過度繁殖產生大量個體,不僅為自然選擇提供了更多的變異,也加劇了生存斗爭。(3)生存斗爭是自然選擇的手段,是生物進化的動力。(4)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歡迎點擊下載生物的進化PPT課件哦。
生物的進化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