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軟基地 推薦
2012-04-18
步步驚心的未來
但一切的前提是,這些都是在GSM手機是市場主導的格局下取得的。因為,步步高和OPPO在2011年之前,90%的產(chǎn)品為GSM手機。
步步高沒有預料到的是,市場正以同樣迅猛的速度發(fā)生變革。
時下的市場背景是,諾基亞因為轉(zhuǎn)型不力身陷破產(chǎn)邊緣,摩托羅拉在智能手機浪潮中被谷歌收購,蘋果iPhone系列手機全球大賣。在國內(nèi),同樣做 MP3起家的魅族,因為起身早憑借兩款M8、M9手機在智能機市場切走了百萬臺的市場蛋糕;小米科技學著蘋果的饑餓營銷,號稱也有50萬臺的出貨量……
步步高及OPPO也試圖跟上智能變革的大勢所趨。
2011年6月,一則智能手機廣告攪動了眾人的神經(jīng):在巴黎的街頭,萊昂納多再次上演《盜夢空間》般的精彩大戲,猶如好萊塢巨制般的廣告結(jié)尾,留下“Find me”的懸念。
對智能手機,OPPO不可謂不用心,2009年即開始啟動。“但智能手機和傳統(tǒng)的GSM手機幾乎是兩個概念。智能機是從前端技術、專利的整個價值鏈的整合,最重要的不是材質(zhì),而是平臺和軟件。”
OPPO很快便感受到了壓力。被OPPO高層寄予厚望的Find X903智能手機,本來希望能夠賣到4000元以上的“高價”,但最終定價僅為2900元。即便如此,市場似乎并沒有接納OPPO的智能手機,半年過去,據(jù)悉OPPO Find銷售總計尚未突破8萬臺。而有業(yè)內(nèi)人士透露,Vivo智能手機銷售同樣遇阻,大大落后預期。
更令步步高猝不及防的是,智能手機時代讓整個市場渠道開始向運營商傾斜——這是步步高及OPPO迄今為止無法逾越的一道坎。
智能手機時代,運營商開始主導手機用戶市場,深度定制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中興、華為、酷派、小米、聯(lián)想等技術巨頭紛紛借勢運營商成功介入手機制造領域。2011年,定制手機份額已占到18%,預測到2014年,將達到25%。
在功能手機依然產(chǎn)生著巨大的利潤現(xiàn)實下,步步高、OPPO搖擺不定,難以割舍,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陷入一大堆靠著運營商崛起的智能手機廠家的包圍圈。運營商主導的各種千元智能手機也開始成為消費者的“正餐”,此時,三星等智能手機也開始下探到了1500元的空間,而賣價上千元的步步高功能手機已經(jīng)沒有了任何優(yōu)勢。
2010年3月15日,記者在重慶賽博數(shù)碼廣場的步步高和OPPO手機專賣店看到了這樣一幅場景。有3家專賣店的柜臺里擺上了三星、諾基亞等其他品牌的手機,這本是不被允許的。店主無奈地說:“人家一天賣幾十部,我們只能賣兩三部OPPO手機,差別太大了。”國美電器重慶石橋鋪渝州路分店一經(jīng)銷人員說,在其店內(nèi),目前金立手機的總銷量已超過了步步高和OPPO,中興、華為智能手機也賣得不錯,“有時月銷量與步步高和OPPO手機的銷量不相上下”。
面對全球手機運營商定制的大潮,似乎步步高沒有準備,仍企圖通過“銀彈廣告”誘導消費者停留在功能手機上,這與當年小靈通霸主UT斯達康的情況極其相似。
到目前為止,OPPO是國內(nèi)唯一一家尚未與運營商達成合作的手機廠商。不難理解其苦衷是:定制手機過低的價格與OPPO的高溢價政策背道而馳;將產(chǎn)品交由運營商意味著品牌話語權的喪失,OPPO煞費苦心打造的國際品牌形象大大縮水;更重要的是,步步高及OPPO的智能手機機型少且落后半拍,已經(jīng)不是運營商眼中的“菜”。
曾經(jīng)在接受記者的采訪中,OPPO副總經(jīng)理吳強的一席話,為這個尷尬的命題做了注解,“我們在非智能機領域取得一點成績,相當于站穩(wěn)了一只腳;另一只腳還沒落地、還沒站住,只有在智能機領域站穩(wěn)腳跟,我們才認為自己是在手機行業(yè)內(nèi)站穩(wěn)了腳跟。到那個時候,與運營商的合作也許就是必然之路……”
問題是,市場還會給步步高、OPPO足夠的反應時間嗎?這看起來有些步步驚心。
來源:商界評論 作者:魯渝華 特約撰稿 劉東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