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1.42 M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ppt
- 上傳時間:
- 2018-05-28
- 素材編號:
- 183773
- 素材類別:
- 儀器設備PPT
-
素材預覽
這是一個關于auma電動執(zhí)行器原理PPT課件,包括了執(zhí)行機構的認知,AUMA Norm(基本出力部分) AUMA NORM的的構成,執(zhí)行器的設置、調校、常見故障處理,設置與調校,限位開關與力矩開關設定,力矩開關設定,控制單元AUMA MATIC的調試,定位板及定位蓋板圖示如下,撥碼開關的設定,手輪的使用,故障現(xiàn)象及判斷,檢修項目及質量標準,運行維護等內容,AUMA電動執(zhí)行機構本課件適用于SA(R) 07.1 - SA(R) 16.1 ,(用于開 - 閉控制) SAM 07.1 - SAM16.1(用于調節(jié)控制),部分回轉執(zhí)行器: SG 05.1 - SG12.1帶一體化控制單元 AUMA MATIC多回轉電動執(zhí)行器。 2. 傳動機構:由 蝸桿蝸輪減速機構等組成,將電 動機的轉速降低到所需要的輸出轉速,電機不轉時傳動機構自鎖。3. 控制單元AUMA MATIC : AUMA電動執(zhí)行器SA(R) 是由AUMA MATIC 控制機構來進行控制的,控制機構可以與執(zhí)行器一體連接。也可以分體連接。4. 電氣連接:控制電纜和動力電纜的連接是通過AUMA插拔式連接器來實現(xiàn)的。5. 閥門聯(lián)接裝置。6. 手動機構部分:在手動操作模式下可以設定行程開關和執(zhí)行緊急操作。當電機在停止狀態(tài)時,拉動手/自動切換手柄可以將電動機與傳動機構脫離同時將手動機構與傳動機構聯(lián)接在一起。因為電動執(zhí)行器是以電動為優(yōu)先而設計的,所以一旦啟動電機手動機構便立刻自動地與傳動機構脫離同時電動機便自動地與傳動機構嚙合到一起。在(遠方)電動操作期間手輪不轉動。 執(zhí)行器的設置、調校、常見故障處理 適用于SA(R) 07.1 - SA(R) 16.1帶一體化控制單元 AUMA MATIC多回轉電動執(zhí)行器,歡迎點擊下載auma電動執(zhí)行器原理PPT課件哦。
auma電動執(zhí)行器原理PPT課件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wǎng)推薦的一款儀器設備PPT類型的PowerPoint.
AUMA電動執(zhí)行機構 本課件適用于SA(R) 07.1 - SA(R) 16.1 ,(用于開 - 閉控制) SAM 07.1 - SAM16.1(用于調節(jié)控制),部分回轉執(zhí)行器: SG 05.1 - SG12.1帶一體化控制單元 AUMA MATIC多回轉電動執(zhí)行器。 2. 傳動機構:由 蝸桿蝸輪減速機構等組成,將電 動機的轉速降低到所需要的輸出轉速,電機不轉時傳動機構自鎖。 3. 控制單元AUMA MATIC : AUMA電動執(zhí)行器SA(R) 是由AUMA MATIC 控制機構來進行控制的,控制機構可以與執(zhí)行器一體連接。也可以分體連接。 4. 電氣連接: 控制電纜和動力電纜的連接是通過AUMA插拔式連接器來實現(xiàn)的。 5. 閥門聯(lián)接裝置 。 6. 手動機構部分: 在手動操作模式下可以設定行程開關和執(zhí)行緊急操作。當電機在停止狀態(tài)時,拉動手/自動切換手柄可以將電動機與傳動機構脫離同時將手動機構與傳動機構聯(lián)接在一起。因為電動執(zhí)行器是以電動為優(yōu)先而設計的,所以一旦啟動電機手動機構便立刻自動地與傳動機構脫離同時電動機便自動地與傳動機構嚙合到一起。在(遠方)電動操作期間手輪不轉動。 執(zhí)行器的設置、調校、常見故障處理 適用于SA(R) 07.1 - SA(R) 16.1帶一體化控制單元 AUMA MATIC多回轉電動執(zhí)行器。僅適用于“ 順時針關”的原則,既驅動軸順時針旋轉閥門為關閉。 限位開關與力矩開關設定 限位開關的設定 以下描述以“順時針關”的操作為例,既驅動軸順時針旋轉時閥門為關閉。設定時一定要注意關閉方向,逆時針關的相反。 1.黑顏色區(qū): 1.1關方向設定 順時針轉動手輪是閥門到全關位置。用細螺絲刀(5 mm)按下并箭頭指示方向旋轉調整桿A,同時觀察指針B。此時能聽到齒輪的轉動聲,指針B每次變化90度。 當指針B和標記C只相差 90°時,要緩慢旋轉,當其正指向C時,停止轉動并松開螺絲刀。如果有些過位,繼續(xù)以此 方向旋轉直到指針B指向標記C。 1.2 開方向設定 逆時針轉動手輪是閥門到全開位置,然后再返回1/2圈。用細螺絲刀(5 mm)按下并箭頭指示方向旋轉調整桿D,同時觀察指針E。此時能聽到齒輪的轉動聲,指針E每次變化90度。 當指針E和標記F只相差 90°時,要緩慢旋轉,當其正指向F時,停止轉動并松開螺絲刀。如果有些過位,繼續(xù)以此方向旋轉直到指針E指向標記F。限位開關相應調整裝置(紅色的試驗扳鈕 T 和 P 用來檢驗力矩和位置的開關:DSR 關(順時針)力矩開關,DOL 開(反時針)力矩開關, WSR 關(順時針)終端開關,WOL 開(反時針)終端開關。) 。 2 白顏色區(qū): 2.1關方向設定 順時針轉動手輪是閥門到全關位置。用細螺絲刀(5 mm)按下并箭頭指示方向旋轉調整桿G,同時觀察指針H。此時能聽到齒輪的轉動聲,指針H每次變化90度。 當指針H和標記C只相差 90°時,要緩慢旋轉,當其正指向C時,停止轉動并松開螺絲刀。如果有些過位,繼續(xù)以此方向旋轉直到指針H指向標記C。 2.2 開方向設定 逆時針轉動手輪是閥門到全開位置,然后再返回1/2圈。用細螺絲刀(5 mm)按下并箭頭指示方向旋轉調整桿K,同時觀察指針L。此時能聽到齒輪的轉動聲,指針L每次變化90度。 當指針L和標記F只相差 90°時,要緩慢旋轉,當其正指向F時,停止轉動并松開螺絲刀。如果有些過位,繼續(xù)以此方向旋轉直到指針L指向標記F。力矩開關設定設定力矩必須適合閥門。執(zhí)行器的力矩是由閥門廠家通過試驗確定的。變更力矩需和閥門廠商定。力矩開關在任何時候都有效,包括終端以限位開關停機工況。力矩開關在手動時也起作用。力矩開關的設定值保持在執(zhí)行器中,當力矩大于設定值時進行動作,并且力矩開關動作后不能自動恢復。力矩設定裝置如下圖所示: 力矩開關設定步驟如下:松開力矩盤上的螺絲O(見以上力矩設定裝置圖);旋轉力矩盤P到所需要的力矩位置(1 da Nm = 10 Nm),例如,可設: 3.5 da Nm = 35 Nm 關方向, 3.5 da Nm = 35 Nm 開方向;擰緊緊固螺絲 O;檢查密封面、密封 O型圈,并在密封表面涂少量油脂;安裝并擰緊開關腔端蓋。 當開力矩開關動作時,閉鎖開不閉鎖關。當關力矩開關動作時,閉鎖關不閉鎖開。控制單元AUMA MATIC的調試 控制單元主要是對調節(jié)型定位板的設置,以及邏輯板上撥碼開關的選擇。 1)反時針轉動電位器“t=off”(P10),可使延時時間最小,延時時間由LED“t-off”(V18)顯示。使執(zhí)行器兩次動作間隔為0.5 - 10S。 2)執(zhí)行器在就地操作到全關位置(參考就地機械指示器),位置反饋輸出4mA。 測量E1和E2,應為1V(對應4mA,全關),如不是1V,調節(jié)閥位反饋(位置反饋 變送器板N)使一致,這時在執(zhí)行器全關位置發(fā)光二級管V27(黃色) 剛剛亮起,否則轉動電位器(P3) 。 3) 執(zhí)行器在就地操作到全開位置(參考就地機械指示器),位置反饋輸出20mA。 測量E1和E2,應為5V(對應20mA,全開),如不是5V,調節(jié)閥位反饋(位置反饋 變送器板M)使一致,這時在執(zhí)行器全開位置發(fā)光二級管V28(綠色)剛剛亮起,否則轉動電位器(P4)調整。 定位板及定位蓋板圖示如下: 在調節(jié)定位板時,對于p3,p4的調節(jié)(即開關到位),無論標準運行還是反向操作運行,都是把定位板上的V28(綠)v27(黃)調節(jié)到和就地操作按鈕板上的指示燈一一對應。 調節(jié)的區(qū)別在:對于標準運行的定位板,要調節(jié)p4(20mA)使綠燈剛剛亮起,調節(jié)p3(4mA)讓黃燈剛剛亮起。而反向操作運行,需要調解p3(20mA)讓綠燈剛剛亮起,調節(jié)p4(4mA)讓黃燈剛剛亮起。 4)靈敏度 (死區(qū)) △E 設定 :將執(zhí)行器選擇開關打到自動位,反時針轉動電位器“ΔE”(P9)到頭,再順時針轉動電位器P9 直到輸入信號不變時執(zhí)行器不動作為止。 5)靈敏度的設定:(在輸出轉速16rpm時)調節(jié)電位器“Sens”(P7), 可以使靈敏度提高到0.25%。 6)當輸入信號和位返信號接反或丟失,V10點亮。 撥碼開關的設定 1)撥碼開關S3-7用于反向調節(jié)操作,把其撥到o位時用于標準運行操作,通常為閥門順時針為關閉。撥到1時,為反向操作,同時反饋板RWG上右側端子上5(黑)和7(紅)也要相互調換。撥碼開關的設定 2) 撥碼開關S1-7,S2-7用于設定執(zhí)行器丟失信號時,執(zhí)行器自動運行到的位置。 在出廠時已經設定完畢,用戶無需更改。 S1-7 的1,3,設定為1。S2-7 的1,2,設定為1。執(zhí)行器在丟失信號是,會保持在原位。 S1-7 的1,3,設定為1。S2-7 的1,2,3,設定為1。執(zhí)行器在丟失信號是,運行到關端點位置 。 S1-7 的1,3,設定為1。S2-7 的1,2,4,設定為1。執(zhí)行器在丟失信號是,運行到開端點位置 。 3)定位板V10紅色指示燈 定位板上的V10紅色指示燈亮,表示輸入(E1)輸出(E2)丟失信號或接線錯誤。對于輸入(E1)輸出(E2),檢查信號輸入端子極性2(+),3(-).測量MP3和MP4,是否出現(xiàn)4---20mA對應的1—5V的直流電壓。檢查23(-)24(+)是否形成回路。 4)電位計R2的設定(可選) 如果需要獲得執(zhí)行器的位置反饋,應安裝電位計。 操作:1移至閥門全關位,拆下開關盒蓋。 2順時針轉動電位計R2至端部位置。 3略微向回轉動一點電位計R2 5) RWG反饋的調整(為裝置可選項): (位置反饋變送器RWG 4020)四線制系統(tǒng) 4 – 20 mA 的設定 1 將電流表連接到測量點(位置反饋 變送器板) 2 順時針轉動電位計 (R2) 至初始位置,同時減少輸出信號,直到感覺到終端位置。 3 順時針調整電位器N,到輸出電流開始增加;反時針調整電位器N ,到輸出電流到4.1mA。 4 操作執(zhí)行器到全開位置;調節(jié)電位器M max到20mA。 5 操作執(zhí)行器到全關位置.調節(jié)電位器N 到4mA.這時執(zhí)行器操作的全程是4-20mA。 6 再次操作執(zhí)行器到全關和全開位置,如有必要再次調整。 6)邏輯板A2開關S1-2、S3-2的設定 7)撥碼開關S2-2 符號說明: S1 DSR 關(順時針)力矩開關。 S2 DOL 開(反時針)力矩開關。 S3 WSR 關(順時針)終端開關。 S4 WOL 開(反時針)終端開關。 F1 TH 電機溫度開關。 B2 RWG 閥位變送器(三線制)。 R1 H 加熱器。 手輪的使用手輪通常在如下幾種情況下使用: 1)執(zhí)行器在初始調試時; 2)執(zhí)行器在出現(xiàn)故障不能動作時; 3)過扭矩報警時。 使用手輪時,務必保證執(zhí)行器電機處于停止狀態(tài),手輪向上抬起,就可進行手動操作。手動操作結束后,要觀察手輪裝置是否放下,如未放下,執(zhí)行器無法動作,電機空轉。位置反饋 變送器板 5.故障現(xiàn)象及判斷 5.1遠方無法操作 5.1.1 檢查執(zhí)行器是否送電和執(zhí)行器操作方式為“遠方”。 5.1.2 在就地進行操作觀察執(zhí)行器是否正確動作,如動作正常則檢查DCS指令4—20mA是否正確給出。 5.1.3檢查線路及各電路板是否正常及380V是否掉相 5.2 遠方控制指令與閥位偏差大。 5.2.1 給4—20mA電流信號觀察 5.2.2 重新調校閥位反饋 6.檢修項目及質量標準 6.1一般性檢查 6.1.1執(zhí)行機構及其附件應完好。 6.1.2執(zhí)行機構緊固件不得松動和損傷。 6.1.3接線端子緊固良好。 6.1.4行程開關、交流接觸器檢查。 6.1.5位變齒輪組傳動聯(lián)軸應緊固、齒間嚙合良好。 6.1.6三相電機進線對外殼用500伏兆歐表測量,電阻不應小于20兆歐;控制端子對外殼用500伏兆歐表測量,電阻不應小于20兆歐。 6.1.7方向檢查:執(zhí)行機構在信號增加應為逆時針開方向,執(zhí)行機構在信號減少應為順時針關方向。 6.2基本誤差和回程誤差檢查 6.2.1將指令信號在4、8、12、16、20mA五點,記錄其在上升和下降過程對應的反饋值,計算其基本誤差和回程誤差。 6.2.2基本誤差應小于±2.5% ,回程誤差應小于±3%。 6.3自鎖性能檢查 6.3.1 執(zhí)行機構在遠控,輸入指令在50%。 6.3.2斷去信號,執(zhí)行機構應自鎖保位。 7.運行維護 7.1每天對設備進行清灰。 7.2檢查緊固件是否松動。 7.3檢查執(zhí)行機構是否滲漏。 7.4檢查執(zhí)行機構的電機是否發(fā)燙。 7.5將選擇開關打至就地,按下開或關按鈕進行開、關操作。 7.6在就地進行手動操作,檢查手柄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