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208 K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ppt
- 上傳時間:
- 2016-06-04
- 素材編號:
- 60661
- 素材類別:
- 疾病PPT
-
素材預覽
這是一個關于脂肪栓塞綜合征PPT課件,這個ppt包含了概述,發(fā)病機理,臨床表現,肺部表現,大腦表現,瘀點,診斷標準,鑒別診斷,治療方案,輔助治療等內容。脂肪栓塞綜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FES)是指骨盆或長骨骨折等24-48h后出現呼吸困難、意識障礙和瘀點為特點的嚴重并發(fā)癥。脂肪栓塞綜合征其具體發(fā)病機理目前還未十分清楚,綜合為機械性和化學性兩種學說:機械學說認為損傷后的骨髓或軟組織局部的游離脂肪滴,由破裂的靜脈進入血循環(huán),機械栓塞小血管和毛細血管,造成脂防栓塞;瘜W學說認為創(chuàng)傷后機體應激反應通過交感神經的神經一體液效應,釋放大量兒茶酚胺,使肺及脂肪組織內的脂酶活動增加,在脂肪酶作用下,發(fā)生水解,產生甘油和游離脂酸,以致過多的脂酸在肺內積累,而游離脂肪酸的毒性作用造成一系列病理改變,導致呼吸困難綜合征,低氧血征,歡迎點擊下載脂肪栓塞綜合征PPT課件哦。
脂肪栓塞綜合征PPT課件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推薦的一款疾病PPT類型的PowerPoint.
脂肪栓塞綜合征
概 述
概念:脂肪栓塞綜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FES)是指骨盆或長骨骨折等24-48h后出現呼吸困難、意識障礙和瘀點為特點的嚴重并發(fā)癥。
概 述
Zenker于1862年首次描述了脂肪栓塞過程,Bergman于1873年首次對FES進行了臨床報道。關于FES發(fā)生率,各家報道有很大出入,但總的來說,與創(chuàng)傷的嚴重程度及長骨骨折的數量成正比。很少發(fā)生于上肢骨折病人,兒童發(fā)生率僅為成人的1%。
概 述
隨著骨折積極的開放手術治療,其發(fā)生率有大幅度下降。但FES仍然是創(chuàng)傷骨折后威脅病人生命的嚴重并發(fā)癥。
術后同樣可以發(fā)生脂肪栓塞綜合征。
概 述
自1882年Zenker首次從嚴重外傷死亡病例肺血管床發(fā)現脂肪小滴和1887年Bergmann首次臨床診斷脂肪栓塞以來雖然已經一個世紀,并有不少人從不同角度進行過研究,但因其臨床表現差異很大,有的病例來勢兇猛。發(fā)病急驟,甚至在典型癥狀出現之前即很快死亡,有的可以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只是在死后尸檢發(fā)現,因此直至近20年對其病理生理才有進一步的認識。
發(fā)病機理
脂肪栓塞綜合征其具體發(fā)病機理目前還未十分清楚,綜合為機械性和化學性兩種學說:
機械學說認為損傷后的骨髓或軟組織局部的游離脂肪滴,由破裂的靜脈進入血循環(huán),機械栓塞小血管和毛細血管,造成脂防栓塞。
發(fā)病機理
化學學說認為創(chuàng)傷后機體應激反應通過交感神經的神經一體液效應,釋放大量兒茶酚胺,使肺及脂肪組織內的脂酶活動增加,在脂肪酶作用下,發(fā)生水解,產生甘油和游離脂酸,以致過多的脂酸在肺內積累,而游離脂肪酸的毒性作用造成一系列病理改變,導致呼吸困難綜合征,低氧血征。
發(fā)病機理
創(chuàng)傷愈嚴重,脂肪梗塞發(fā)生率愈高,癥狀也愈嚴重,全身各臟器都可被侵犯。其中肺、腦、腎栓塞在臨床上比較重要。近來有些學者,鑒于脂肪栓塞往往發(fā)生于長期低血壓或休克的病人,因而認為脂肪球的產生,可能是由于肝臟的缺氧造成脂肪代謝的障礙所形成。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和分型
骨折后是否發(fā)生脂肪栓塞綜合征,取決于許多因素。個體差異極大,臨床上可有各種不同類型的表現。
典型脂肪栓塞綜合征:表現為創(chuàng)傷后的一個無癥狀間歇期,多在48小時內出現典型的腦功能障礙癥狀,且常進展為木僵或昏迷。瞼結膜及皮膚在外觀上有特殊點狀出血點,多在前胸及肩頸部。呼吸困難,通常有心動過速和發(fā)燒。臨床上此型較易診斷。
臨床表現
不完全或部分脂肪栓塞綜合征:有骨折創(chuàng)傷始,傷后l-6天,可出現輕度發(fā)熱,心動過速、呼吸快等非特異癥狀,或僅有輕度至中度低氧血癥,而缺少癥狀和相應的實驗室檢查所見,大多數數日而自愈,只有少數發(fā)展為脂栓綜合征,由于這類患者缺乏明顯癥狀,故易被忽略。
臨床表現
爆發(fā)型脂肪栓塞綜合征:一般在骨折創(chuàng)傷后立即或12-24小時內突然死亡,有類似急性右心衰或肺梗塞的表現,但很難做出臨床診斷,通常最后由尸檢證實。
肺部表現
發(fā)生率約75%。開始于缺氧導致的呼吸急促及隨后的過度換氣,紫紺有時不會出現,但有時可能成為FES的早期體征。涉及肺的FES病人大部分PaO2水平低于6.67kPa,如果肺的條件惡化,就可能合并呼吸困難和代謝性酸中毒。部分病人有咯血。胸部X線片示兩肺大塊斑片狀陰影,稱之為“暴風雪樣”改變,尤其在肺的上中部多見。
大腦表現
發(fā)生率約86%。起始癥狀包括譫妄不安、嗜睡和意識模糊,繼續(xù)發(fā)展可致昏迷。如治療及時,大部分病人可以完全恢復,但因大腦皮質的高敏感性可能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遺癥,輕者如個性變化、創(chuàng)傷后緊張綜合征等,重者如四肢癱、癲癇等嚴重神經病理學障礙。合并頭部外傷的復雜骨折病人,其神經病理學表現的原因常難以確定,而受傷后至出現初期神經癥狀的間隔時間有助于診斷。
瘀點
發(fā)生在大約50%-60%的病人中,常在傷后24-48h內出現。在病人的兩側腋部、胸部前外側、頸前部、臍周、結膜和口腔粘膜等處出現。瘀點的解剖學基礎與大腦、肺等其他有病理生理過程的受累器官所觀察到的相似,通過顯微檢查顯示脂肪滴正阻塞毛細血管,并且被小血管周圍出血所包圍。
診斷標準
目前臨床上尚沒有統(tǒng)一的診斷標準。1970年鶴田登代表修訂的Gurd診斷標準值得推薦:
主要標準:①點狀出血;②呼吸系統(tǒng)癥狀,肺部x線表現;③頭部外傷的腦癥狀。
次要標準:①動脈血氧分壓低于8.0kPa(60mmHg以下);②血紅蛋白下降(10g以下)。
參考標準:①脈搏>120次/分;②發(fā)熱>38℃;③血小板減少;④尿中出現脂肪滴;⑤血沉快>70mm/h;⑥血清脂酶上升;⑦血中游離脂肪滴。
診斷標準
在上述標準中,有主要標準兩項以上,或主要標準僅有一項,而次要標準、參考標準有4項以上時,可確定脂肪栓塞的臨床診斷。無主要標準項目,只有次要標準一項及參考標準4項以上者,疑為隱性脂肪栓塞。
鑒別診斷
休克:脂肪栓塞一般血壓不下降,沒有周圍循環(huán)障礙,血液不但無休克時的濃縮反而稀釋,但有血色素下降、血小板減少、血細胞壓積減少,晚期二者均有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現象。
鑒別診斷
顱腦創(chuàng)傷:有頭部外傷史,可以表現為典型的昏迷——清醒——再昏迷病象,第二次昏迷往往逐漸發(fā)生,而且有顱腦高壓的表現;常有血壓增高,心率緩慢,呼吸減慢,臨終期才出現去大腦強直,腰椎穿刺、MRI、CT’等檢查有陽性表現;杳云诳蓹z查出局部神經體征。
鑒別診斷
擠壓綜合征:本病癥因肌壞死析出的肌紅蛋白等有毒物質的影響下,也可以出現出血點,而與脂肪栓塞相混淆,但重要的是擠壓綜合征患者有受壓和解除受壓癥狀加重的特征,受壓部明顯腫脹.休克、腎功能往往受累及。
鑒別診斷
敗血癥:多見于開放性損傷,不同于脂肪栓塞綜合征多見于閉合性骨折,可有弛張熱,白細胞升高或降低,血培養(yǎng)可發(fā)現致病菌。
治療方案
總原則是對骨折進行確實穩(wěn)妥的固定,減少斷端對組織的再損傷,以減少脂肪栓子的來源,積極抗休克治療,補充有效血容量,以減少因休克誘發(fā)和加重脂肪栓塞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由于沒有直接溶解脂肪栓子的藥物,因此,治療的主要方法為生命支持,對癥治療,預防感染,提高血液乳化脂肪的能力。
治療方案
1、呼吸支持療法
不完全型或部分癥候群:可以鼻管或面罩給氧,使氧分壓維持在9.3-10.7kPa(70-80mmHg)以上即可,創(chuàng)傷后3-5天內應定時血氣分析和胸部X線檢查。
完全型或典型癥候群應迅速建立通暢氣道,暫時性呼吸困難可先行氣管內插管,病程長應氣管切開,進行性呼吸困難,低氧血癥患者應盡早擇用機械補助通氣。
治療方案
2、維持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
預防肺水腫補充有效循環(huán)容量,糾正休克,有條件應補充血液和白蛋白,以利保證血液攜氧能力和維持血液膠體滲透壓,減少肺間質水腫。如果血壓正常,無休克狀態(tài),液體出入量應保持負平衡。
治療方案
3、西藥治療
激素:
主要作用是保持血小板膜的穩(wěn)定性,反之血液在毛細血管內停滯,減輕或消除游離脂肪酸對呼吸膜的毒性作用,從而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輕肺間質水腫,穩(wěn)定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作用。因此在有效的呼吸支持治療下血氧分壓仍不能維持在8kPa(60mmHg)以上時,可用激素。
治療方案
抑肽酶:主要作用是降低骨折創(chuàng)傷后一過性高血脂癥,防止脂栓對毛細血管的毒性作用。以致骨折血腫內激肽釋放和組織蛋白分解,減慢脂滴進入血流速度,治療劑量,每日抑肽酶100萬單位。
治療方案
高滲葡萄糖:單純高滲葡萄糖,葡萄糖加氨基酸,或葡萄糖加胰島素,對降低兒茶酚胺的分泌,減少體內脂肪動員,緩解游離脂肪酸毒性均有一定效果。
治療方案
白蛋白:能與游離脂肪酸結合,使其毒性降低,有條件者可以應用。
其他藥物:如肝素、右旋糖酐、酒精、祛脂已酚(clofibrote)等,但作用尚未肯定。
輔助治療
1、腦缺氧的預防:為保護腦功能,保證減少腦組織和全身耗氧量,降低顱內壓,防止高溫反應等作用,應給予頭部降溫或進行冬眠療法。更重要的是糾正低氧血癥。
2、預防感染:可按常規(guī)用量,選用適當抗生素。
3、骨折的治療:需根據骨折的類型和患者的一般情況而定,對嚴重患者可作臨時外固定,對病情許可者可早期行內固定。
輔助治療
為了防止脂肪栓塞綜合征的發(fā)生,對嚴重的創(chuàng)傷骨折,尤其是骨折并發(fā)休克者必須采取一系列預防措施:如對骨折患者搬運或復位過程中,強調有效的制動和輕柔的操作;做到切實的固定,防止或減少損傷局部的脂肪滴進入血流;糾正休克;早期使用抑肽酶等。
脂肪栓塞綜合癥課件PPT模板:這是一個關于脂肪栓塞綜合癥課件PPT模板,這個ppt包含了疾病概況,病理特征,臨床表現和分型,診斷標準,治療方案,鑒別診斷,呼吸支持療法,維持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等內容。脂肪栓塞綜合征(FES)是外傷骨折等嚴重傷的并發(fā)癥,是骨折創(chuàng)傷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并發(fā)癥之一。(其他骨折早期并發(fā)癥包括:休克、重要臟器損傷、血管損傷、神經損傷、骨筋膜室綜合癥 )目前認為該綜合征是骨折創(chuàng)傷后72h內發(fā)生的創(chuàng)傷后呼吸窘迫綜合征。創(chuàng)傷早期如出現心動過速、體溫升高超過38℃、動脈氧分壓(PaO2)下降以及肺部出現“暴風雪”陰影等,可早期診斷;除外傷外,灼傷、代謝性疾患、減壓病、結締組織病、嚴重感染、新生物、骨髓炎等也可誘發(fā)FES。更多內容,歡迎點擊下載脂肪栓塞綜合癥課件PPT模板哦。
脂肪栓塞綜合癥的觀察與護理PPT課件:這是一個關于脂肪栓塞綜合癥的觀察與護理PPT課件,這個ppt包含了概念,發(fā)生的原因,誘因,臨床分型,臨床表現,肺部表現,大腦表現,治療,預防,護理要點等內容。脂肪栓塞綜合征(FES)是指嚴重創(chuàng)傷,特別是長骨骨折后24-48h出現呼吸困難、意識障礙和瘀點,進行性低氧血癥為特征的綜合征。與創(chuàng)傷的嚴重程度及長骨骨折的數量成正比。很少發(fā)生于上肢骨折病人及兒童。隨著骨折積極的開放手術治療,其發(fā)生率有大幅度下降。但FES仍然是創(chuàng)傷骨折后威脅病人生命的嚴重并發(fā)癥。更多內容,歡迎點擊下載脂肪栓塞綜合癥的觀察與護理PPT課件哦。
脂肪栓塞綜合癥PPT作品課件:這是一個關于脂肪栓塞綜合癥PPT作品課件,這個ppt包含了概述,形成原因,臨床表現,臨床分型,預防,治療,護理要點等內容。脂肪栓塞綜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 ,FES ) 是發(fā)生在嚴重外傷、骨折(特別是長管狀骨折)后以急性呼吸障礙為特征的并伴有腦部和(或)全身癥狀的臨床綜合征。1862年Zinker首次發(fā)現嚴重胸腹擠壓傷病人死后尸檢肺內有大量脂肪球。一個多世紀以來,國外文獻積累了大量脂肪征病例報告和動物實驗資料。近年血氣分析技術的發(fā)展為本病早期診斷和治療監(jiān)護提供了可靠手段,使本征的死亡率明顯下降。更多內容,歡迎點擊下載脂肪栓塞綜合癥PPT作品課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