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6.04 MB
- 素材授權(quán):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ppt
- 上傳時間:
- 2016-02-27
- 素材編號:
- 28281
- 素材類別:
- 人物PPT
-
素材預(yù)覽
這是一個關(guān)于民族英雄林則徐的PPT,主要介紹了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區(qū))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中國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云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史學界稱他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等內(nèi)容。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區(qū))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清代政治家、思想家、詩人、民族英雄,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云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
民族英雄林則徐的PPT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wǎng)推薦的一款人物PPT類型的PowerPoint.
第一講 林則徐
目 錄
一、林 則 徐 簡 介
二、林 則 徐 生 平
馬克思談英國的鴉片貿(mào)易
在英國政府的庇護下,英國鴉片販子紛紛擁入廣州。早在東印度公司掌握著鴉片貿(mào)易的壟斷權(quán)時,印度就成為對華經(jīng)銷鴉片的基地。馬克思曾揭露東印度公司在鴉片貿(mào)易中的職能,他說:
它強迫一部分印度的農(nóng)民種植罌粟。它嚴密地壟斷了這種毒藥的全部生產(chǎn),使罌粟的蒸曬和鴉片的調(diào)制適合于中國鴉片吸食者的口味.把鴉片裝入為便于偷運而特制的箱子,以及把鴉片運往加爾各答,在那里.鴉片由政府標價拍賣,國家官吏把鴉片移交給鴉片商人,然后又轉(zhuǎn)給走私商人,由他們運往中國。
英國向中國傾銷鴉片的政策,使得鴉片向中國流入量成倍、成幾十倍地翻番,它由最初年輸入量的200箱、l000箱、至19世紀30年代激增至40000多箱。
1835年初,羅賓臣出任商務(wù)監(jiān)督。為方便以鴉片走私為主要方式的活動,11月底,商務(wù)監(jiān)督處移至單桅快船“路易莎”號上辦公。1836年5月,英國政府指示羅賓臣將商務(wù)監(jiān)督處的管理權(quán)從澳門擴大到零丁洋。
在英國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英國鴉片販子掀起了走私狂潮。他們從印度的加爾各答、孟買等地將鴉片運進零丁洋上,等待中國買主前來接頭。更有甚者,組織建立起走私船隊.配備武裝,由走私偷運變?yōu)閺娺\。其它西方園家的商人也紛紛加入走私隊伍,美國、荷蘭、法國等國也各有三四只或一、二只鴉片躉船停碇在零丁洋上。
到1837年,英國的鴉片船已發(fā)展到25只。
龐大的吸食人群
道光元年開始,清廷屢頒嚴厲禁煙的命令,事實上卻沒有認真實行。
“內(nèi)地嗜食漸眾,販運者積歲而多”,以至“上自官紳士大夫,下逮商賈工役.效尤吸食,相習成風,終日沉酣.廢食失業(yè)”。特別是“海疆商賈碼頭及通衢繁會之區(qū),吸食者不可勝數(shù)”,估計全國吸食者有數(shù)百萬人之眾。
鴉片之害
鴉片貿(mào)易造成中國嚴重的社會問題。白銀外流,中國沒有統(tǒng)計數(shù)字,但許乃濟、黃爵滋奏折中所舉的數(shù)目,乃是漏銀一千多萬兩至三千多萬兩。黃文中說:
“上自官府縉紳,下至工商優(yōu)錄以及婦女、僧尼、道士,隨在吸食。”“故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歲漏銀一千七八百萬兩。自十四年至今,漸漏至三千萬兩之多。此外福建、江、浙、山
東、天津各?,合之亦
數(shù)千萬兩。以中國有用之
財填海外無窮之壑。易此
害人之物,漸成病國之憂。”
讓道光帝痛下決心的奏章
1838年8月,林則徐完成了《錢票無甚關(guān)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奏折。
奏折首先列舉了富有說服力的數(shù)字:“近來各種貨物銷路皆疲,凡二三十年以前某貨約有萬金交易者,今只剩得半之數(shù)。問其一半售于何貨?則一言以蔽之曰:鴉片煙而已矣……吸鴉片者。每日除衣食外,至少亦需另費銀一錢,是每人每年即另費銀三十六兩。以戶部歷年所奏,各直省民數(shù)計之,總不止于四萬萬人,若一百分之中僅有一分之人吸食鴉片,則一年之漏巵即不止于萬萬兩。”
文末,林則徐以驚心的文字寫道:“當鴉片未盛行之.吸食者不過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則為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shù)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就是這道奏章,令道光皇帝下了禁煙的最后決心。
肩負重任
道光帝命湖廣總督林則徐火速來京。
1838年12月26日。林則徐抵京。次日遞折請覲見。
由這日起 ,至1839年1月3日止.道光帝連續(xù)八次召見,商議禁煙大事。林則徐在被接見中。還奉恩旨,在紫禁城內(nèi)騎馬。
12月31日,道 光帝在第五次召見中,給林則徐頒發(fā)了欽差大臣關(guān)防,令他“馳赴粵省,查辦?谑录”,所有該省水師,兼歸節(jié)制。
道光帝將禁煙清源的艱巨任務(wù)交給了林則徐。為民族和國家的長遠利益,他承接重任,下決心為中華民族“除此巨患”。
收繳煙土
林則徐抵廣東,“時在洋躉船二十二只,每船內(nèi)貯存鴉片,俱聞不下千箱”。林則徐強調(diào)“此次特遣查辦,務(wù)在永杜來源,不敢僅顧目前,因循塞責”,決定將原擬驅(qū)逐躉船的計劃,改為“責令眾夷人將躉船所有煙土盡行繳官”,并“銷除凈盡”。
1838年3月18日,林則徐諭令十三行商人,傳諭外商呈繳鴉片。同時,林則徐在《諭各國商人呈繳煙土稿》中,說“爾等來至天朝地方,即應(yīng)與內(nèi)地民人同遵法度”,令他們將鴉片全部呈繳;同時要他們具結(jié)保證: “嗣后來船永不敢夾帶鴉片,如有帶來,一經(jīng)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
當時一共收繳走私鴉片二萬一千三百零六箱。
銷毀鴉片
繳煙獲得了完全的勝利,但如此巨量的鴉片如何處置,外國人推測中國可能對鴉片實行專賣,從而使鴉片買賣合法化,但他們想錯了。林則徐報告道光皇帝,要求驗明實物數(shù)量,然后焚毀。道光對林則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他命林則徐和鄧廷楨、怡良等人將收繳的鴉片就地銷毀。
林則徐下令在虎門將鴉片公開銷毀,并帶領(lǐng)大、小官員親自監(jiān)督。他令人將鴉片放入挖好的兩個大池子里,池中放入鹵水,鴉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將生水煮沸,就把鴉片銷毀了。經(jīng)過23天,才把繳獲的鴉片全部銷毀。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虎門銷煙”。
虎門銷煙震動中外
1839年6月3日(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起林則徐親自主持在虎門毀化繳獲的鴉片,“就地開挖石池”,用石灰和鹽鹵將煙土“戳化成渣,送出大海,涓滴不留”。
英國人也不能不承認“大家對于欽差大臣究竟如何處理已經(jīng)呈繳的鴉片”的種種“揣測”被打破了,他真的“用石灰鹽鹵水,將煙土燒毀,沖入大海了” 。
虎門銷煙
銷煙的正義行動,取得了廣大人民的支持,虎門海灘每天都有上萬人觀看,人們無不拍手稱快。外國人看到這情形,也對林則徐禁煙的果斷表示欽佩;㈤T銷煙是我國近代史上反帝斗爭中的光輝一頁,林則徐領(lǐng)導(dǎo)禁煙運動的勝利,是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史上第一個偉大勝利,這一壯舉,嚴厲地打擊了外國鴉片販子,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增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
中國人民禁煙斗爭取得重大勝利的消息傳到倫敦,英國資產(chǎn)階級感到“鴉片貿(mào)易的末日似乎是到了”,覺得“天色昏暗悲慘”。禁煙運動是以反對英國侵略者利用鴉片毒害中國、侵略中國為主旨的一次偉大愛國運動。它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史的帷幕,也是國際禁煙史上的第一塊豐碑。新中國成立后,矗立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銘刻的第一幅巨型浮雕,就是“虎門銷煙”的偉大形象;人民政府在廣東省東莞市虎門林則徐銷煙池舊地建立了“虎門林則徐紀念館”。
鴉片戰(zhàn)爭
與收繳鴉片和虎門銷煙巨大勝利相比,在“具結(jié)”上,林則徐沒有取得徹底的勝利,此時林則徐背腹受敵。中國內(nèi)部的琦善等人破壞禁煙,而英國侵略者正在緊鑼密鼓得謀劃以侵略戰(zhàn)爭的手段強行打開中國的大門。
1840年6月,英軍艦隊開到廣東海面,封鎖珠江口進行挑釁,鴉片戰(zhàn)爭正式開始。英軍見林則徐戒備嚴密,就沿海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再北上直逼天津。
清道光皇帝驚恐萬分,立即派直隸總督琦善和英軍談判。琦善向英國侵略者保證只要英軍退回廣東,清政府一定懲辦林則徐。于是英國侵略者撤兵南下。道光皇帝把林則徐撤職承辦,改派琦善為欽差大臣,到廣東和英軍談判。
鴉片戰(zhàn)爭和南京條約
英軍以武力相威脅,在英軍的槍炮下,1841年1月,英國侵略者派兵占領(lǐng)香港島。1842年8月,英艦到達南京江面。中英代表在南京議和。英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的代表簽訂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的主要內(nèi)容: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西班牙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交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鴉片戰(zhàn)爭
鴉片戰(zhàn)爭期間,美國派軍艦到中國領(lǐng)海,為英國侵略者助威。鴉片戰(zhàn)爭剛結(jié)束,美法兩國以武力相威脅,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除享受英國在華取得的各種特權(quán)外,又擴大了侵略權(quán)益。
第二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的附件。英國從中取得了“領(lǐng)事裁判權(quán)”、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quán)利。
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歷史的轉(zhuǎn)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禁煙運動
林則徐領(lǐng)導(dǎo)的禁煙運動,不僅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輝煌的一頁,在世界歷史上也是足以稱道的。
林則徐禁煙、銷煙受到了馬克思的稱贊。1858年,馬克思在所著鴉片貿(mào)易專論里就肯定了林則徐的這一禁煙壯舉。“國際聯(lián)盟”把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定位“國際禁煙日”。
1987年12月聯(lián)合國第42屆聯(lián)大又把虎門銷煙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為每年的“國際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
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將北京天文臺1996年6月7日發(fā)現(xiàn)的小行星(國際永 久編號 7145)命名為“林則徐星”。
五、影 響 及 評 價
開創(chuàng)了近代中國的許多個“第一
世界禁毒第一人,
近代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近代翻譯西方報刊第一人,近代引進西方技術(shù)制造武器第一人,
近代運用國際法第一人,
近代首倡商人集資開發(fā)礦業(yè)第一人,
近代主張保護主權(quán)、發(fā)展對外貿(mào)易第一人,
近代首倡自鑄銀幣第一人,
近代創(chuàng)建新式海軍第一人,
近代身體力行實踐開發(fā)邊疆第一人,
近代首先提出警惕俄患第一人。
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但在抗擊外來侵略者時表現(xiàn)的最集中、最鮮明、最具有感召力。從這個意義上講,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在中國近代史和現(xiàn)代史上表現(xiàn)得最為突出。第一位舉起這面旗幟的正是林則徐。林則徐留給后世的影響集中到一點是他那種仰之彌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林則徐是一位得到過最多贊譽的政治家。他在鴉片戰(zhàn)爭前的禁煙運動和鴉片戰(zhàn)爭期間反侵略斗爭中捍衛(wèi)了中華民族尊嚴,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的英雄氣概,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光輝業(yè)績達到那一時代和所處階級所能達到的高峰,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
學習西方
最深刻的一點是林則徐為了探求富國強兵的道理,深解“知己知彼”和“師夷長技”的重要性。
維新派則稱頌其開學習西方“長技”之先河。毛澤東稱贊林則徐具有變革開拓精神 ,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的評價他是“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學習西方
在嚴厲禁煙和虎門銷煙的過程中,林則徐對從事正當貿(mào)易和愿意遵式具結(jié)的外國商船予以鼓勵和表揚,允許他們進來,與鴉片走私及抗拒具結(jié)的外商區(qū)別對待,堅持“奉法者來之,抗法者去之”的政策,予以爭取和分化,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這個正確的對策卻為不明世界大局、頑固自大的道光帝所反對和否定,在封建專制的淫威下,林則徐被迫執(zhí)行他所不贊成的不分青紅皂白與英國所有商船永遠斷絕貿(mào)易的命令。
學習西方
林則徐禁煙前,中國封建王朝仍以“天朝君臨萬國”的妄自尊大心態(tài)緊閉大門,國人對外部世界茫然無知,認為英國人吃的是牛羊肉磨成的粉,食之不化,離開中國的茶葉、大黃就會“大便不通而死”。清朝官員也稱英國人膝蓋不能打彎,所以拜見中國“萬歲”就不能下跪。林則徐剛到廣州時,也稱茶葉、大黃是“制夷之大權(quán)”,相信夷人膝蓋伸展不便,認為“彼萬不敢以侵凌他國之術(shù),窺伺中華”。因此,他對英國發(fā)動戰(zhàn)爭的估計也是不足的。不過,林則徐和那些頑固、愚昧的封建官僚的區(qū)別在于,他一旦接觸到外部世界,便逐步發(fā)現(xiàn)和承認西方有許多長處值得中國學習借鑒。
學習西方
他雖然不懂外語,卻注意“采訪夷情”,派人專門收集澳門出版的外國人辦的報紙書刊,并把出身低下卻懂英文的人招入欽差行轅,進行被當時頑固派認為是大逆不道的翻譯工作。林則徐夜夜仔細閱讀、研究譯文資料,并把譯成中文的《澳門月報》編輯為《論中國》、《論茶葉》、《論禁煙》、《論用兵》、《論各國夷情》等5輯。最有價值的工作是他組織翻譯了1836年倫敦出版、英國人慕瑞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命名為《四洲志》,成為近代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介紹世界自然地理、社會歷史狀況的譯著。
學習西方
此外,他還組織有關(guān)人員摘譯西方報刊上的議論中國的資料輯成《華事夷言》;摘譯瑞士人瓦特爾關(guān)于國際法的著作編成《各國律例》(或譯作《萬國公法》);又摘譯英國僧侶池爾洼的《對華鴉片貿(mào)易》等書。通過這些翻譯過來的西方著述和資料,林則徐了解到不少“夷情”,并據(jù)此制定了“控制之方”,也就是針鋒相對的斗爭策略。
他還請人翻譯西方關(guān)于大炮瞄準法等武器制造方面的應(yīng)用書籍,以學習外國的先進軍事技術(shù),改進和提高清朝軍隊的武器和作戰(zhàn)能力。林則徐的這種了解“夷情”,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shù)以抵抗外來侵略的思想,也就是魏源后來在《海國圖志》中所概括的“師夷長技以制夷”。這與一般封建官僚閉目塞聽、故步自封的保守思想恰成鮮明的對照。
學習西方
譯書活動開拓了林則徐的眼界,增長了他的見識。通過對譯出材料的比較分析,林則徐得以較正確地判斷時局變化,及時調(diào)整禁煙政策及對外政策,客觀上為禁煙活動的初步勝利以及防范侵略奠定了基礎(chǔ)。而他在譯書活動中反映出的對外開放思想更是深遠地影響了后世,并帶動了一批覺醒人物如魏源、姚瑩、左宗棠等。
魏源編纂的《海國圖志》就以“師夷長技以制夷”為核心;姚瑩則支持林則徐、魏源等人向西方學習的主張,仿效林則徐譯“夷書”、“夷信”;洋務(wù)派代表人物左宗棠在林則徐的影響下也引進西方先進造船技術(shù),創(chuàng)辦了馬尾船政學堂,為發(fā)展近代海軍培養(yǎng)了不少人才。
學習西方
就連19世紀末的維新運動也受過林則徐的啟發(fā)。變法主要人物康有為就曾說“暨道光二十年,林文忠始譯洋報,為講求外國情形始”,可見其對林則徐譯書持肯定態(tài)度。其他如馮桂芬、梁啟超等也是沿著林則徐開辟的道路繼續(xù)探索改變中國落后現(xiàn)狀的途徑。雖然林則徐的譯書活動最終被道光帝一道圣旨扼殺,譯書所得的資料情報仍然增進了國人對西方各國地理、歷史、政治、經(jīng)濟、軍事、法律等多方面的了解。譯書活動開創(chuàng)了系統(tǒng)研究西方的先河,對近代思想界起了寶貴的啟蒙作用。
在這之后,"了解夷情"的書籍層出不窮,如汪文泰的《紅毛番英吉利考略》(1841),蕭令裕的《英吉利記》(1842)、徐繼畬的《瀛寰志略》(1848),梁廷柟的《海國四說》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參考書目
1. 薛桂芬.晚清巨人傳·林則徐:哈爾濱出版社,2001.
2. 張素玢.林則徐——中國近代化的先驅(qū):幼獅文化事業(yè)公司,1998.
3.楊國楨.林則徐大傳: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4.林慶元.林則徐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林則徐虎門銷煙教案設(shè)計PPT:這是一個關(guān)于林則徐虎門銷煙教案設(shè)計PPT,詳細的介紹了林則徐的基本資料以及虎門銷煙的經(jīng)過,對歷史影響,非常精彩的課件,歡迎大家下載林則徐虎門銷煙教案設(shè)計PPT使用!潔奉公,又重視水利事業(yè),救災(zāi)賑民。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授編修,歷任江西、云南鄉(xiāng)試考官,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蘇和陜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則徐“出膺外任已歷十年,品學俱優(yōu),辦事細心可靠”,擢升為東河河道總督,主持修浚黃河、運河等工程。十二年升江蘇巡撫,十八年(1838年)任湖廣總督,嚴禁吸食鴉片,成效卓著,11月,欽命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并節(jié)制廣東水師。林則徐在廣東宣誓旦旦:“若鴉片一日不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庇⑸塘x律等懾于林則徐的正氣,被迫繳出鴉片2萬多箱,即于虎門海灘當眾銷毀。他最大的功績是領(lǐng)導(dǎo)了中國歷史上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虎門銷煙,指揮了抗英斗爭,維護了國家主權(quán)和民族的尊嚴,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愛國者。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則徐病逝。咸豐元年(1851年),咸豐帝賜祭葬,謚號“文忠”,晉贈太子太傅。林則徐逝世后,全國哀悼,福州建祠奉祀。
林則徐虎門銷煙教案PPT:這是一個關(guān)于林則徐虎門銷煙教案PPT,主要是默讀課文,思考林則徐銷煙前場面怎么樣?林則徐是怎樣銷煙的?畫出關(guān)鍵詞語。默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說,林則徐虎門銷煙這個舉動有什么意義?回答課后的作業(yè),歡迎點擊下載林則徐虎門銷煙教案PPT哦。鴉片,俗名大煙,是一種 強烈的麻醉劑,毒很大,上癮就不易戒除,使人體力日衰,意志萎靡,當兵的失去戰(zhàn)斗力,做工種地的喪失勞動力,最后摧殘人命。 19世紀中葉,西方一些國家為了掠奪中國更多的白銀,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中國吸食鴉片人數(shù)約200萬以上,流毒很廣。
林則徐虎門銷煙ppt:這是一個關(guān)于林則徐虎門銷煙ppt,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fù)述課文。2、學會本課的生字,另有兩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記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自18世紀開始,英國就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賺取白銀。據(jù)統(tǒng)計,1838年的中國,有兩百多萬人吸食鴉片,上至朝廷的官員、下到普通百姓,軍隊的官兵、勞作的農(nóng)民,男男女女。吸得他們一個個面黃肌瘦,骨瘦如柴,吸得中國人白花花的銀子流進了外國人的腰包。而英國政府深知鴉片的危害,他們禁止本國人吸食鴉片,卻別有用心地支持本國商人向中國大量傾銷鴉片,無數(shù)的中國家庭因此而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鴉片,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的是一場毀滅性的巨大災(zāi)難,歡迎點擊下載林則徐虎門銷煙ppt哦。
林則徐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