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5.32 M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chenrong
- 上傳時間:
- 2018-07-12
- 素材編號:
- 201722
- 素材類別:
- 課件PPT
-
素材預覽
這是地下防水外防外貼施工ppt順序,包括了地下防水工程,多道防水示例,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防水混凝土的特點、抗?jié)B等級及種類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地下防水外防外貼施工ppt順序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wǎng)推薦的一款課件PPT類型的PowerPoint.
第六章 防水工程
土木工程的防水是其產(chǎn)品的一項重要功能,是
關系到建筑物、構筑物的壽命、使用環(huán)境及衛(wèi)生條件
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按工程防水的部位,可分為地下防
水、屋面防水、廁浴間樓地面防水、橋梁隧道防水及
水池、水塔等構筑物防水等。
按構造做法又可分為結構構件的自防水、剛性防水
層防水和用各種卷材、涂料作為防水層的柔性防水。
第一節(jié) 地下防水工程
一、概述
地下防水工程是防止地下水對地下構筑物或建筑物基礎的長期浸透,保證地下構筑物或地下室使用功能正常發(fā)揮的一項重要工程。根據(jù)防水標準,地下防水分為四個等級。其中建筑物的地下室多為一、二級防水,即達到“不允許滲水,結構表面無濕漬”和“不允許漏水,結構表面可有少量濕漬”的標準。
(一)地下防水方案
(二)地下防水施工的特點
1.質(zhì)量要求高。
2.施工條件差
3.材料品種多
4.成品保護難
5.薄弱部位多
(三)地下防水施工應遵循的原則
1、杜絕防水層對水的吸附和毛細滲透。
2、接縫嚴密,形成封閉的整體。
3、消除所留孔洞造成的滲漏。
4、防止不均勻沉降而拉裂防水層。
5、防水層須做至可能滲漏范圍以外。
二、防水混凝土的施工
(一)防水混凝土的特點、抗?jié)B等級及種類
1.防水混凝土的特點
具有防水和承載等多種功能,且其防水年
限同結構壽命;施工簡便、質(zhì)量可靠;成本低
廉、耐久性好;易于檢查和修堵。但由于混凝
土屬脆性材料,易因變形、開裂而滲漏。
2.防水混凝土的抗?jié)B等級
3.防水混凝土的種類
(1)普通防水混凝土
(2)外加劑防水混凝土
1)減水劑防水混凝土
2)引氣劑防水混凝土
3)密實劑防水混凝土
4)防水劑防水混凝土
5)膨脹劑防水混凝土
(二)對防水混凝土的使用與配制要求
1.使用要求
(1)防水混凝土基礎下應作混凝土墊層,其厚度不
小于100mm,強度等級不低于C10。
(2)防水混凝土抗?jié)B結構的厚度不應小于250mm;裂縫寬度應控制在0.2mm以內(nèi);迎水面
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
(3)防水混凝土若用于侵蝕性介質(zhì)中時,其耐蝕系
數(shù)(試塊分別在侵蝕介質(zhì)與飲用水中養(yǎng)護6個月的抗折
強度之比)不應小于0.8,否則應采取可靠的防腐措
施。
(4)用于受熱部位時,防水混凝土表面溫度不得高
于80℃,否則應采取隔熱措施。
(5)防水混凝土不得用于受到劇烈振動或沖擊的結
構。
2.配制要求~建立概念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為了保證施工后的可靠性,在進行防水混凝土試配時,其抗?jié)B水壓值應比設計值提高O.2Mpa。
(1)材料:水泥品種應按設計要求選用,其強度等級不應低于32.5級;石子應堅硬潔凈,粒徑為5~40mm;砂宜采用潔凈中砂;水應為不含有害物質(zhì)的潔凈水。
(2)配比:防水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一般不應低于300kg/m3,當摻有活性摻合料時也不得少于280kg/m3。砂率宜為35%~40%;灰砂比宜為1:2~1:2.5;水灰比不得大于O.55;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采用泵送時入泵坍落度宜為100~140mm。
(三)防水薄弱部位的處理
1.混凝工施工縫
防水混凝工應盡量連續(xù)澆筑,少留施工縫。
(1)施工縫的位置
頂板及底板防水混凝土均應連續(xù)澆筑,不宜留設施工縫。
墻體一般只留設水平施工縫,其位置要避開剪力及彎矩最大處或頂板、底板與墻體的交接處,應在高出底板表面300~500mm及低于頂板底面留100mm處的墻身上。墻體設有孔洞時,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宜小于300mm。如需留設垂直施工縫時,其位置應避開地下水和裂隙水較多的地段。
(2)構造形式
(3)施工要求
施工縫的留設應保證形式正確,位置合理、準確。
當原澆混凝土達到1.2MPa后,方可進行接縫施工。
水平施工縫處繼續(xù)澆筑混凝土時,應先鋪一層20~25mm(墻底應為50~100mm)厚的水泥砂漿
2.結構變形縫
(1)止水帶的安裝固定
(2)對澆筑混凝土的要求
為了保證混凝土與止水帶牢固結合,要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接觸止水帶的混凝土不得粗骨料集中或漏振。對水平止水帶的下部,應特別注意振搗密實,排出氣泡。振搗棒不得觸碰止水帶。
3.后澆縫~后澆帶
后澆縫是大面積混凝土結構的剛性接縫,適用于不允許設置柔性變形縫、且后期變形趨于穩(wěn)定的結構。
補縫施工應與原澆混凝土間隔不少于42d,施工期的溫度宜低于縫兩側(cè)混凝土施工時的溫度。補縫應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如摻12%~15%UEA防水劑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不得低于兩側(cè)混凝土。
澆后4~8h開始養(yǎng)護,澆水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28d。
4.穿墻管道
5.預埋件
防水混凝土中所有預埋件、預留孔均應事先埋設準確,嚴禁澆筑后剔鑿打洞。預埋件端部或設備安裝所需預留孔的底部,混凝土厚度均不得小于200mm,否則必須采取局部加厚或其它防水措施,以防引起滲漏。
6.穿墻螺栓
①在穿墻螺栓上加焊止水環(huán)。止水環(huán)鋼板厚度不宜小于4mm,直徑(或邊長)應比螺栓直徑大50mm以上,與螺栓滿焊,位置居中。見圖8—7(a)。拆模后割掉外露部分,端頭刷防水防銹涂料。
②在焊有止水板的螺栓上焊兩檔環(huán),外側(cè)各穿一塑料墊圈,以頂住模板、保證墻厚。見圖8—7(b)。拆模后剔除墊圈,將螺栓沿坑底割除,用膨脹水泥砂漿封堵抹平。
③采用工具式止水對拉螺栓,安裝構造及拆模后的處理見圖8—8。其對接螺母和工具式螺栓可重復使用,模板位置穩(wěn)定,安裝及拆除方便,端頭處理可靠。
(四)防水混凝土的施工
1.施工準備
(1)編制施工方案
(2)防水混凝土的試配
(3)做好各種防水、止水材料及設備工具的準備
(4)做好排降水工作
(5)落實責任,作好交底
2.施工工藝與技術要求
(1)模板的安裝
(2)鋼筋安裝
(3)設備管線安裝
(4)混凝土制備
(5)防水混凝土的運輸
(6)防水混凝土的澆筑
①澆筑前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②澆筑時,混凝土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1.5m,墻體的直接澆筑高度不得超過3m
③若結構中有密集管群或?qū)︻A埋件、鋼筋稠密處,可改用相同強度等級和抗?jié)B等級的細石混凝土,以保證質(zhì)量。
④防水混凝土也應分層澆灌、分層搗實,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時,每層澆灌厚度不宜超過300~400mm,澆灌面應盡量保持水平,傾斜坡度不得大于1:5;上下層的間隔時間不宜超過1.5小時,以保證在下層初凝前將上層澆搗完畢為準。
⑤澆筑墻體混凝土時,應隨澆筑位置升高逐漸減小坍落度。澆至墻頂時,宜在表面均勻地撒一層直徑10~30mm的石子,并壓入混凝土,以免出現(xiàn)砂漿層。
⑥大體積混凝土應在室外氣溫較低時澆筑,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宜超過28℃。
⑦防水混凝土必須振搗密實
(7)養(yǎng)護
當混凝土進入終凝即應覆蓋,保濕養(yǎng)護不少于14天。
(8)拆模及回填
不宜過早拆模。拆模時混凝土表面與環(huán)境溫差不得超過15~20℃,以防開裂。
防水泥凝土基礎應及早回填,以避免干縮和溫差引起開裂。并分層夯實,每層厚度不大于300mm。
(9)冬季施工
混凝土入模溫度不應低于10℃。水溫不得超過60℃,骨料溫度不得超過40℃,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機溫度不得超過35℃。
(五)防水混凝土的質(zhì)量控制與評定
施工中,按照質(zhì)檢規(guī)定次數(shù)進行材料用量、坍落度、澆筑層厚度、澆筑速度、每層的間隔時間、振搗情況等方面的檢查,并按規(guī)定留置抗壓強度試件和抗?jié)B試件。
連續(xù)澆筑混凝土每500m3應留置一組抗?jié)B試件,且每項工程不得少于兩組。試件應在澆筑地點與其他試件同時制作。抗?jié)B試件每組為6塊,尺寸為底徑×頂徑×高=185×175×150的圓臺體。一組進行28~90天標準養(yǎng)護,其抗?jié)B等級應達到試驗等級,最低不得低于設計等級;另一組與結構同條件下養(yǎng)護,作為檢測結構抗?jié)B性能的依據(jù),其抗?jié)B等級不應低于設計等級。
三、卷材防水層施工
(一)施工準備
1.材料準備
進場應檢查防水材料的外觀質(zhì)量、核實出廠合格證及質(zhì)量檢測報告,并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進行現(xiàn)場抽樣復檢,合格后方準使用。
卷材防水層施工所用的基層處理劑、膠粘劑、密封材料等均應與卷材材性相容。
2.機具準備
3.對基層的處理與要求
①卷材防水層的基層必須堅實、平整、干燥、潔凈。平整的混凝土表面若有氣孔、麻面,可用加膨脹劑的水泥砂漿填平;混凝土墊層或凹凸不平的墻體表面則應抹水泥砂漿找平層。找平層應有足夠的強度,且平整、無空鼓和起砂現(xiàn)象。
②各部位的陰陽角均應做成圓角。若用瀝青卷材,其圓角的半徑應不小于50mm;其他卷材,圓角半徑不應小于20mm。
③防水層施工時,其基層含水率應低于9%。檢查時可在基層表面鋪設1m×lm的防水卷材,靜置3~4h后掀開,若基層表面及卷材內(nèi)表面均無水印,即可視為含水率達到要求。
④鋪貼防水卷材前,應在基面上涂刷基層處理劑。當基面較濕時,應涂刷濕固化型膠粘劑或潮濕界面隔離劑。
(二)施工方法
1.施工程序與構造要求
地下卷材防水常用全外包防水做法。按墻體結構與卷材施工的先后順序可分為外貼法和內(nèi)貼法兩種程序。
(1)外防外貼法~貼在永久結構的外表面
外貼法是將立面卷材防水層直接粘貼在需防水結構的外墻外表面。其防水構造見圖。
(2)外防內(nèi)貼法~貼在保護墻上
(3)構造要求。
①合成高分子卷材宜為單層做法,卷材短邊及長邊的搭接寬度均不應小于100mm,接縫處應做附加增強處理。改性瀝青卷材的層數(shù)據(jù)工程情況確定,兩幅卷材的搭接寬度也不應小于100mm,上下兩層及相鄰兩幅卷材的接縫均應錯開l/3幅寬,上下層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鋪貼。
②在立面與平面的轉(zhuǎn)角處,卷材的接縫應留在平面上,且距立面不小于600mm。轉(zhuǎn)角處和特殊部位,均應增貼1~2層同種卷材或抗拉強度較高的卷材做附加層,并按加固處形狀粘貼緊密。
③采用外貼法時,每層卷材應先鋪底面,后鋪立面。多層卷材的交接處應交錯搭接;臨時性保護墻應用石灰砂漿砌筑,內(nèi)表面用石灰砂漿做找平層,以便于做墻體防水層時搭接處理;圍護結構完成后,鋪貼墻面卷材前,應將臨時保護墻拆除,卷材表面清理干凈后,錯槎接縫連接,上層卷材應蓋過下層卷材,見圖。
④采用內(nèi)貼法施工時,卷材宜先鋪貼立面,后鋪貼平面。鋪貼立面時,先轉(zhuǎn)角后大面。
2.施工工藝
(1)改性瀝青卷材防水層
這類防水層常用SBS、APP等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工藝流程為:基層清理→涂布基層處理劑→復雜部位增強處理→鋪貼卷材→保護層施工。
1)基層清理和涂布基層處理劑
2)復雜部位增強處理
3)鋪貼卷材防水層
①熱熔粘貼法
②冷粘法
③冷自粘法
4)保護層施工
平面防水層鋪貼后,澆不少于5Omm厚細石混凝土保護層;立面若抹水泥砂漿保護層,
(2)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層
這類防水層常用三元乙丙橡膠卷材、氯化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塑料卷材、氯化聚乙烯—橡膠共混卷材等。常采用冷粘結法施工,施工時環(huán)境溫度應不低于5℃。其工藝流程為:清掃找平層表面→涂布基層處理劑→復雜及薄弱部位增強處理→涂布膠粘劑→鋪貼卷材→卷材接頭粘結→接縫處補強處理→隔離層及保護層施工。
涂布基層處理劑
復雜部位增強處理
涂布基層膠粘劑
鋪貼卷材
卷材接縫的粘結
接縫處附加補強層
隔離層及保護層施工
四、涂膜防水層施工
防水涂料的種類繁多,按其防水原理和固化形式可分為溶劑型、水乳型、反應型和滲透結晶型四大類;按主要成膜物質(zhì)可分為合成樹脂類、合成橡膠類、高分子改性瀝青類、瀝青類和水泥類。
(一)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
1.施工準備
2.施工工藝
涂膜地下防水也宜采用外包防水做法。按地下結構與防水層的施工程序不同,分為外涂法和內(nèi)涂法,其施工順序與卷材的外貼法和內(nèi)貼法基本相同。
涂膜防水的主要工藝流程如下:
平面:基層清理→涂布底膠、細部增強處理→刮第一道涂膜層→刮第二道涂膜層→保護層施工。
立面:基層清理→涂布底膠→細部增強處理→刷四道涂膜層→保護層施工。
(1)涂布底膠
(2)局部增強處理
(3)防水涂膜層施工
3.施工注意事項
4.質(zhì)量要求
①所用涂膜防水的材料性能及配比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標準規(guī)定
②防水層底膠均勻,無漏刷現(xiàn)象;局部增強處理作法及質(zhì)量符合要求,無漏做現(xiàn)象。
③涂膜防水層應形成一個封閉嚴密的整體
④涂膜厚度檢測可用針測法
(二)硅橡膠防水涂料施工
1.硅橡膠防水涂料的技術性能
硅橡膠防水涂膜的抗?jié)B性為1.1~1.15MPa,扯斷強度為2.2MPa,延伸率為700%~900%,表干時間不超過45分鐘。
2.硅橡膠防水涂料的施工要點
(1)基層處理與要求
①基層應堅實、平整、無空鼓,孔洞縫隙應用水泥砂漿填補找平,陰陽角抹成圓角。
②清理基層表面的灰塵、油污、碎屑等雜物,保證潔凈。
(2)防水層施工
①一般采用長板刷、排筆等軟毛刷涂刷四道。第一、第四道為1號材料,中間兩道涂2號材料。
②第一道涂刷后,待其滲透到基層并固化干燥成膜后,再依次涂刷其它各道,每道涂刷時前一道均應干燥。要涂刷均勻,不得漏刷,用量為1.0~1.2kg/m2。
③其他作法與要求同聚氨酯涂料施工。
(3)注意問題
施工時環(huán)境溫度不宜低于5℃。涂料使用前必須攪拌均勻,保持稠度均勻一致,不得任意加水。第四道涂層表干時,抹15~20mm厚1:2.5水泥砂漿保護層,所用砂子要過篩,砂漿稠度應減小(防水層不吸水),要壓實抹光,與防水層粘結良好。
第二節(jié) 屋面防水工程
第二節(jié) 屋面防水工程
屋面防水工程根據(jù)建筑物的性質(zhì)、重要程度、使用功能及防水層耐用年限要求等,分為四個等級。
防水屋面的種類包括: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剛性防水屋面及瓦屋面等。
一、卷材防水屋面
(一)材料要求與施工順序
常用材料包括瀝青防水卷材、高聚物(如SBS、APP等)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卷材防水屋面的施工順序主要為:找坡及保溫層施工→找平層施工→防水層施工→保護層施工。
(二)找平層施工
1.材料做法
找平層可采用1:2.5~1:3的水泥砂漿、C20細石混凝土或1:8瀝青砂漿。砂漿的厚度一般為20~25mm,細石混凝土厚度為30~35mm。
2.施工要求
找平層宜留設分格縫,縫寬宜為20mm,縫內(nèi)應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縫應留設在板端處,縱橫縫的最大間距為:采用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做找平層時,不宜大于6m,用瀝青砂漿做找平層時,不宜大于4m。
找平層表面應壓實、平整,排水坡度符合設計要求。
找平層與突出屋面結構(如女兒墻、天窗壁、立墻、風道口等)的連接處、管根處及基層的轉(zhuǎn)角處(檐口、天溝、屋脊、水落口等),均應做成圓弧。
(三)防水層施工
1.施工條件與基層處理
屋面防水層應在屋面以上工程完成,且找平層干燥后進行施工。其干燥程度可用干鋪1m2卷材,經(jīng)3~4小時后看底部有無水印的簡易方法檢驗。
施工時需先進行基層處理,以增強卷材與基體的粘結力。基層處理劑的種類應與卷材的材性相容。
基層處理劑可采用噴涂法或滾、刷涂法施工。
基層處理劑干燥后應立即鋪貼卷材。
2.卷材鋪貼
(1)環(huán)境要求
卷材鋪貼應選擇在好天氣時進行,嚴禁在雨、雪天
施工,有五級以上的大風時不得施工,除熱熔粘貼法
可在-10℃以上氣溫施工外,其他均應在5℃以上時施
工。若施工中途下雨、下雪時,應做好卷材周邊的防
護工作。
(2)施工順序
卷材鋪貼應按“先高后低,先遠后近”的順序進行,
即高低跨屋面,先鋪高跨后鋪低跨;等高的大面積屋
面,先鋪離上料地點遠的部位,后鋪較近的部位。以
防止因運輸、踩踏而損壞。
對每一跨大面積卷材鋪貼前,應先做好節(jié)點、附加層和排水較為集中部位(如水落口處、檐口、天溝、檐溝、屋面轉(zhuǎn)角處、板端縫等)的處理,然后再由屋面最低標高處向上施工,以保證順水搭接。檐溝、天溝卷材應順其長度方向鋪貼,以減少搭接。
(3)鋪設方向
當屋面坡度小于3%時,卷材宜平行于屋脊鋪貼;當屋面坡度在3%~15%時,卷材可平行或垂直于屋脊鋪貼;當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振動時,瀝青防水卷材必須垂直于屋脊鋪貼,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于屋脊鋪貼。對于多層卷材的屋面,其各層卷材的方向應相同,不得交叉鋪貼。
(4)搭接要求
(5)鋪貼方法
卷材防水層的粘貼方法按其底層卷材是否與基層全部粘結,分為滿粘法、空鋪法、點粘或條粘法。
卷材的收頭處、水落口處、管根處、變形縫處、出入口處等均應按構造要求做好細部處理 。
(6)卷材的粘貼工藝與要求
卷材的粘貼工藝和要求與地下卷材防水層施工基本相同。
①鋪貼瀝青防水卷材所用的瀝青膠,應根據(jù)使用條件、屋面坡度和當?shù)貧v年極端最高氣溫選擇其標號。
②瀝青防水卷材鋪貼時,其表面的撤布料應預先清掃干凈,清掃時不得損壞卷材。不同胎體和性能的卷材共同使用時,高性能的卷材應放在面層。
③采用冷粘法鋪貼卷材時,應根據(jù)膠粘劑的性能,控制好膠粘劑涂刷與卷材鋪貼的間隔時間。
④采用熱熔法鋪貼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時,火焰加熱器的噴嘴距卷材面的距離應適中
⑤鋪貼自粘性卷材,應在基層處理劑干燥后及時進行。
(四)保護層施工
卷材屋面應有保護層,以減少雨水、冰雹沖刷或其他外力造成的卷材機械性損傷,并可折射陽光、降低溫度,減緩卷材老化,從而增加防水層的壽命。
保護層施工應在防水層經(jīng)過驗收合格,并將其表面清掃干凈后進行。預防水痘的ppt:這是預防水痘的ppt,包括了什么是水痘?什么是帶狀皰疹?近年水痘發(fā)病情況,我國的發(fā)病情況,水痘的臨床表現(xiàn),水痘的治療和處理,水痘的三個流行環(huán)節(jié)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地下防水工程ppt:這是地下防水工程ppt,包括了概述,防水工程分類,防水材料,防水等級,卷材防水屋面,卷材屋面構造,卷材,結構層、找平層施工,保護層、隔熱層施工,涂膜防水屋面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建筑防水施工ppt:這是建筑防水施工ppt,包括了防水屋面施工,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剛性防水屋面,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廁浴間防水施工,防水屋面施工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