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小:
- 3.55 M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ppt
- 上傳時間:
- 2018-01-25
- 素材編號:
- 189399
- 素材類別:
- 農業(yè)園林PPT
-
素材預覽
這是一個關于大樹移植的操作規(guī)程PPT,包括了前言,大樹移栽基礎,大樹移栽過程,大樹移栽后的養(yǎng)護管理,移栽古樹、弱樹復壯方案, 大樹移植常見誤區(qū),總結等內容。大樹移植技術 要點解析 前言第一部分: 大樹移栽基礎第二部分: 大樹移栽過程第三部分: 大樹移栽后的養(yǎng)護管理第四部分: 移栽古樹、弱樹復壯方案第五部分: 大樹移植常見誤區(qū)總結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以及城市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單純地用小苗栽植來綠化城市的方法不能滿足目前城市建設的需要,特別是重點工程,往往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就要體現(xiàn)出其較好的綠化美化效果.因此,如何提高施工技術使大樹移植成活尤為重中之重。 大樹主要來源為: 郊區(qū)的自然林 閑散土地上的大樹 建設用地中的大樹 苗圃中的大規(guī)格苗木 第一部分 大樹移栽基礎一、大樹移栽核心問題二、大樹的特點三、大樹移栽的原理四、大樹移栽的常用術語 一、(樹木移植的核心問題 ——“盡快實現(xiàn)自養(yǎng)”) 2.結合溫度因素,我們得出根系快速發(fā)生并健壯生長的兩個關鍵條件:一是根系分布區(qū)的地溫能不能穩(wěn)定在15-25攝氏度的范圍之內。二是該區(qū)域的土壤通氣性要好,氧氣要充足,歡迎點擊下載大樹移植的操作規(guī)程PPT。
大樹移植的操作規(guī)程PPT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推薦的一款農業(yè)園林PPT類型的PowerPoint.
大樹移植技術 要點解析 前言第一部分: 大樹移栽基礎第二部分: 大樹移栽過程第三部分: 大樹移栽后的養(yǎng)護管理第四部分: 移栽古樹、弱樹復壯方案第五部分: 大樹移植常見誤區(qū)總結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以及城市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單純地用小苗栽植來綠化城市的方法不能滿足目前城市建設的需要,特別是重點工程,往往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就要體現(xiàn)出其較好的綠化美化效果.因此,如何提高施工技術使大樹移植成活尤為重中之重。 大樹主要來源為: 郊區(qū)的自然林 閑散土地上的大樹 建設用地中的大樹 苗圃中的大規(guī)格苗木 第一部分 大樹移栽基礎一、大樹移栽核心問題二、大樹的特點三、大樹移栽的原理四、大樹移栽的常用術語 一、(樹木移植的核心問題 ——“盡快實現(xiàn)自養(yǎng)”) 2.結合溫度因素,我們得出根系快速發(fā)生并健壯生長的兩個關鍵條件:一是根系分布區(qū)的地溫能不能穩(wěn)定在15-25攝氏度的范圍之內。二是該區(qū)域的土壤通氣性要好,氧氣要充足。 3.水分——水分收支平衡及其維持時間的長短從根本上決定了苗木移植存活的可能性在其他因素都保持正常的情況下,我們總結出一句話:苗死苗活在于水。 4.土壤狀況對移植苗木緩苗期長短影響巨大 粘性土植樹,導致死樹的最大原因是淹死; 砂性土植樹,導致死樹的主要原因是旱死。 5.肥力 6.光照 二、移栽大樹的特點 三、大樹移栽的原理 1.生境相似原理 起挖地與移栽地緯度、環(huán)境條件等相近。 2.營養(yǎng)的收支平衡原理 生長正常的大樹,根和葉片吸收養(yǎng)分(收入)與樹體生長和蒸騰消耗的養(yǎng)分(支出)基本能達到平衡。也只有養(yǎng)分收入大于或等于養(yǎng)分支出時,才能維持大樹生命或促進其正常生長發(fā)育。 3.地上地下(根與葉)的相關性原理 移栽植物的根系絕大多數(shù)為主根,以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為主要功能的毛細根量太少,其所吸收水分很難滿足植株地上部對水分的需求; 4.植物生理學相關原理 四、大樹移栽的常用術語 1.胸徑:大樹離地1.3m處的樹干的直徑。 2.地徑:大樹離地0.2m處的樹干的直徑。 3.喬木:具有直立主干、樹冠廣闊、成熟植株在3 m以上的多年生木本植物,是描述植物和用于植物分類的主要概念之一。如:懸鈴木、銀杏、楊柳樹、玉蘭等。 4.灌木 :高3m以下,通常叢生無明顯主干的木本植物,但有時也有明顯主干。如:迎春、連翹、棣棠、貼梗海棠等。 5.實生苗:用種子播種繁殖培育而成的苗木 。 6.嫁接苗:用嫁接方法培育而成的苗木 。 7.大樹:指胸徑在15-20cm以上,或樹高4-6m以上,或樹齡20年以上的樹木。 8.假活:樹體靠自身養(yǎng)分發(fā)了芽,但沒有生根,當樹體養(yǎng)分耗盡時芽枯死亡的現(xiàn)象。 9.假死:樹體養(yǎng)分比較充足,但既沒有出芽, 也沒有生根,表面上看樹已死亡的現(xiàn)象。 10.回芽:芽苞開放后又枯死的現(xiàn)象。 第二部分 大樹移栽過程一、移栽前的準備二、起挖、包裝三、裝車、運輸四、卸車、定植 一、移栽前的準備工作 移栽前必須進行精心策劃并制定完整配套的移栽方案,確保大樹移栽成功。 1.樹種的選擇原則: (1)適地適樹例如:在我們北方地區(qū)最易成活的大樹:柳、白楊、梧桐、銀杏、楝、刺槐、懸鈴木、女貞等。較易成活的大樹:國槐、李樹、榆樹、梅、桃、雪松、合歡、楓樹、無患子、欒樹、青楊、楓楊、三角楓、雞爪槭等。 較難成活的樹種:柏類、油松、白皮松、華山松、黑松、油松、云杉、冷杉、落葉松、金錢松、香樟,廣玉蘭等。 (2)樹體規(guī)格適中:并非規(guī)格越大越好,嚴禁破壞自然資源,比如移植紅豆杉、連香樹,水青樹,珙桐等珍稀資源 。 (3)樹體年齡合理:慢生樹20-30年生;速生樹10-20年;中生樹15年;喬木樹種:高4m、胸徑15-25cm 。 (4)科學配置:突出大樹在園林景觀中位置,形成主景、視覺焦點。 2、 施工區(qū)域的樹種規(guī)劃及定植穴挖掘 根據(jù)綠化工程要求,事先確定好定植點,并繪制出詳盡的樹種規(guī)劃圖,準備好移栽時必備的工具及材料,諸如鐵鍬、支柱、肥料、地膜、水源及澆水設施、綁縛及包裝材料等。移栽前一周應將新栽地的定植穴挖好,定植穴直徑要比移栽樹土球的直徑大40~50cm,深度超出土球高度15cm左右。掘穴時要將表土和中底部土分開放置(若能將土攤開晾曬則更好),同時將土中的雜質(石礫、磚頭、瓦塊等)清理干凈。 樹穴大小對土壤透氣性影響巨大,我們提倡深挖樹穴,提倡大樹穴。 國際樹木學會對樹穴的要求:2米×2米×2米起法國對樹穴的要求:3米×3米×3米我們北方實際操作按定植穴直徑要比移栽樹土球的直徑大40~50cm,深度超出土球高度15cm左右。 3、運輸線路勘測及設備準備 按苗木運輸需要,應提前考察運輸線路,如路面寬度與質量、橫空線路、橋梁及負荷、人流量等,制定出應對計劃,準備好相關運輸設備(汽車、吊車等)。起運前,還應做好準運證和檢疫證的辦理工作。 5、對擬移栽大樹做提前處理(1)移栽前15天對大樹進行灌溉,按預留土球的大小對大樹進行斷根 。 二、起挖、包裝 1、確定土球的大小 土球的大小與樹的品種、修剪量、移栽季節(jié)、樹體規(guī)格、土壤等因素有很大關系,土球的大小,可按樹木胸徑的6-8倍來確定。 ③內收枝 四、卸車、定植 1、樹穴的消毒及放樹可用殺菌劑(如:根腐消)對樹穴土壤進行消毒 (1)目的:固定樹體,防止因樹體搖動引起土 球破損、再生根系的斷裂(2)種類: A按材料分:竹、木、鐵絲等 B按形狀分:三角,馬鞍(3)在北方地區(qū)使用方法:大樹的支撐宜用扁擔樁十字架和三角撐,低矮樹可用扁擔樁,高大樹木可用三角撐,風大樹大的可二種樁結合起來用。 第三部分大樹移栽后的養(yǎng)護管理一、水肥管理二、藥劑養(yǎng)護措施三、防凍 結合多年的實踐,我們建立了“一破二促三控”相結合的樹木移植技術。 破:指采取措施打破苗木移植后的休眠狀態(tài); 促:指采取多種措施促進根系快速發(fā)生、茁壯成 長;促使其新陳代謝進入正常狀態(tài);如:能夠促進根系發(fā)生的物質: 萘乙酸 (促進主根生長,草本植物促根作用明顯) 吲哚丁酸(促進根毛生長,大樹移栽能否成活基本取決于新生根毛的數(shù)量) 海藻酸(海洋生物提取物,對主根、毛細根均有較好的促發(fā)作用)控:指采取多種措施控制水分代謝,使其達到或 接近平衡狀態(tài)并維持足夠長的時間;。 一、水肥管理 1、澆定根水(正補水) 大樹移栽后應立即澆1次透水,以保證樹根與土壤密接,促進根系發(fā)育。一般春季栽植后,應視土壤墑情每隔5~7天澆一次水,連續(xù)澆3~5次水;生長季節(jié)移栽的大樹則應縮短間隔時間、增加澆水次數(shù);如遇特別干旱天氣,進一步增加澆水頻次。 注意樹種和生根劑的結合使用 1.楊、柳、梧桐、銀杏、楝樹、刺槐、懸鈴 通用速生根 2.玉蘭、桂花、廣玉蘭、櫸樹、櫻花、櫟樹等 蘭桂速生根 3.云杉、龍柏、雪松、油松、白皮松、山茶等 針葉速生根 2、噴施蒸騰抑制劑(反補水) 1)蒸騰抑制劑的種類 根據(jù)不同蒸騰抑制劑的作用方式和特點,可將其分為三類: (1)代謝型 (2)成膜型 (3)反射型 (1)代謝型 也稱氣孔抑制劑,降低水分蒸騰量,常見的有PMA(苯汞乙酸),ABA等。(2)成膜型 噴布于葉表面后形成很薄的膜,覆蓋在葉表面,降低水分蒸騰,常見的有Wilt-pruff、Vapor gard、Mobileaf、Folicote、Plantguard、CS6432、丁二烯酸、十六烷乳劑、氯乙烯二十二醇等。(3)反射型 反射型抗蒸騰劑是利用反光物質反射部分光能,達到降低葉片溫度減少蒸騰損失的目的。目前研究使用較多的是高嶺土 。 2)蒸騰抑制劑的應用技巧 (1) 要噴得均勻,每片葉片都要噴到; (2)要重點噴到葉子的背面,因為葉子的氣孔主要集中在葉子背面; (3)要噴的量要足夠和適量。 正補水創(chuàng)新技術----透水管滲灌透氣技術 ※這是一項從歐洲新引進技術,在歐洲城市綠化中相當普遍。 ※該技術上在樹木栽植施工時將透水管道按設計要求,螺旋盤形埋布在樹木根區(qū)位置,通過透水管道直接灌水達到根區(qū),管內水在土壤中迅速滲透,有效地增加根區(qū)土壤的水分含量,同時給根區(qū)也創(chuàng)造了透氣環(huán)境。 (1)包裹樹干 栽后施肥。大樹移栽損傷大,栽后第一年不能施肥,根據(jù)樹的生長情況第二年早春和秋季施2~3次農家肥或葉面噴肥,以提高樹體營養(yǎng)水平,促進樹體健壯。同時,防止肥料過濃對根部的傷害,慎重使用。 第四部分移栽古樹弱樹復壯方案一、使用滲水管透氣系統(tǒng)改善根際環(huán)境,可以快速促根。(1)制作:內徑3-4寸的PVC塑管,如土球深度1米,PVC管截成1.4米,地上留出10公分,比土球深30公分,在PVC塑管下端2/3面上用手工電鉆打孔,孔密度大一些較好。(2)埋置:土球外沿10公分外打眼,打孔端朝下插入,地面露出10公分。(3)數(shù)量:樹胸徑10-20公分,3根; 30-40公分,4-5根;50-60公分,6-8根。(4)作用:改善根基透氣環(huán)境、提高地溫、排水功能、節(jié)約用水、使用藥物和施肥的專用通道、解決坡地水土流失等。二、引發(fā)農藥使用的革命 ——樹干輸液植保 樹干輸液植保的工具選擇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專用吊袋進行銷售。比如大樹營養(yǎng)快線 樹干輸液 1.時間:植物的生長季節(jié)、驚蟄前后即可開始使用,冬季不可用。 2.位置:輸液位置稍低為好,距地面以30-50公分為宜。一方面便于操作,另一方面有利于傳導到整株植物。 3.打孔:使用4.5毫米鉆頭的手工電鉆,與樹干呈45度角,斜向下打入5-7公分,盡量把里面的碎木屑掏干凈。 4.方向:輸液管針頭可以分層插入樹體。以自然輸注為好,盡量將吊帶掛到背陰處,避免陽光照射破壞藥劑成份。 5.作用(1)輸入生長調節(jié)劑赤霉素等打破休眠或半休眠。(2)補充水分,避免生理缺水,科學試驗測定樹干輸水1公斤相當于地面灌溉50-100公斤。(3)補充鉀元素、復硝酚鈉等清理木質部殘留的代謝垃圾、病菌代謝垃圾,疏通木質部管道,保持水分和無機鹽代謝管道暢通。(4)快速補充植物必需的部分營養(yǎng)。(5)解決植物缺素癥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6.掛吊袋數(shù)量樹胸徑20公分 3個;30公分 4個;40公分 6個;50公分 8個。 7.輸液速度(1)春季萌動后至5月初/9月份 5天至一周/袋(2)5月份至6月份 3天左右/袋(3)7月份至8月份 2天左右/袋注秋天樹葉枯黃前停止輸液。 8.補水時間樹胸徑20公分 一個生長季節(jié)即可 當年見效。 30-40公分 2年 來年春天見效 50公分 需補水3年以上 樹干輸注補水小結: 原理:利用蒸騰拉力,在樹干上打孔,以木質部為管道,直接給樹木補水至葉面 優(yōu)勢:效果好,水分利用率高,避免了地面澆水降低地溫降低土壤透氣性從而制約根系的發(fā)生和生長。馮晉臣教授提出,樹干輸液補水1公斤,相當于地面灌溉50-100公斤!涓奢斠撼R娬`區(qū): —不同規(guī)格的樹木,不知道補水的量多少為合理,不知道輸液速度何種情況下為合理; —不知道輸液時間多長為合理,有些移栽者甚至把希望寄托在掛一次吊袋上。 —有些樹木適合輸液,有些樹木不適合輸液。 —根本不知道輸液的原理,跟風使用,盲目使用。 —過度迷信某些廠家的宣傳,把吊袋當成了神仙水。三、防凍 1、樹木受凍原理與對策 (1)根系凍害。 因根系無自然休眠,抗凍能力較差。靠近地表的根易遭凍害,尤其是在冬季少雪、干旱的沙土之地,更易受凍。根系受凍,往往不易及時發(fā)現(xiàn)。如春天已見樹枝發(fā)芽,但過一段時間,出現(xiàn)突然死亡,大多是因根系受凍造成。因此冬春季節(jié)要做好根系越冬保護工作。 (2)根頸凍害。 由于根頸停止生長最晚而開始活動較早,抗寒力差。同時接近地表,溫度變化大,所以根頸易受低溫和較大變溫的傷害,使皮層受凍(一面或呈環(huán)狀變褐而后干枯或腐爛)。一般可用培土的方式防寒。 (3)主干、枝杈凍害。 主干凍害,一是向陽面(尤其是西南面)的冬季日灼。二是凍裂(又稱縱裂、裂干)。 枝杈凍害,主要發(fā)生在分杈處向內的一面。表現(xiàn)皮層變色,壞死凹陷,或順主干垂直下裂,有的因導管破裂春季發(fā)生流膠。 預防凍害方法:常用主干包草,樹杈掛草等法防寒。但在城市不宜使用。 2、樹木越冬前常用防寒措施(1)科學種植抗寒性強的樹種。( 2)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樹木抗寒性。(3)樹木越冬防寒,秋末冬初具體防寒措施如下: ① 樹干涂白 進入秋末冬初用石灰加石硫合劑對枝干涂白,涂白高度1.3--1.5m,配方如下:生石灰5kg+食鹽0.5kg+硫磺粉0.75kg+油100mg+水20kg 作用:可以減小向陽面皮部因晝夜溫差過大而受到的傷害,同時還可以殺死一些越冬的病蟲害。 ②灌防凍水 在冬季土壤易凍結的地區(qū),于寒潮來臨之前(即土地封凍前),灌足一次水,稱為“灌防凍水”。灌防凍水的時間不宜過早,一般以“夜凍日化”期間灌水為宜。 ③根頸培土 凍水灌完后結合封堰,在樹木根頸部培起直徑80至100厘米,高40至50厘米的土堆,防止低溫凍傷根頸和樹根。同時也能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fā)。 ④架風障 對抗寒能力較差的新移珍貴樹種還要視情況搭設防風障。 ⑤使用防凍劑 ⑥卷干、包草 對于不耐寒的樹木(尤其是新栽樹),要用草繩道道緊接的卷干或用稻草包裹主干和部分主枝來防寒。此法防寒,應于晚霜后拆除,不宜拖延。 第五部分大樹移植常見誤區(qū) 誤區(qū)一:怕散球不解草繩等土球包裝物 誤區(qū)二:表土干或樹出現(xiàn)萎焉就多澆水 誤區(qū)三:怕大樹倒伏就深栽或多填土 誤區(qū)四:怕影響景觀就少修剪或不修剪 誤區(qū)五:樹出現(xiàn)問題不找準原因就亂用藥, 藥不對癥,誤認為藥有問題 誤區(qū)六:不提前預防,出現(xiàn)問題才用藥 苗木移植后在一年甚至數(shù)年之內(樹齡越大延續(xù)時間就越長)所表現(xiàn)的回芽、葉而不展、葉量少、葉片小、黃化、葉片易脫落、葉片出現(xiàn)斑點、葉片干枯、枝條干枯、介殼蟲害嚴重、根部發(fā)生病害、韌皮部出現(xiàn)病害等異常情況,根本原因是樹木根系量少,樹勢虛弱,導致蟲、弱寄生菌乘虛而入。對以上情況,需要標本兼治。對其進行及時復壯才是解決根本問題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