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 BOY在中國的血淚史】是紅軟基地為你帶來的《GAME BOY》里在中國的血淚史的攻略,希望能更好的幫助您把游戲打通關,快來看看這個攻略吧。
原創(chuàng)街機專輯賞析街機中國內部編號091
1991年的海灣戰(zhàn)場上,人們在一棟已被炸毀的建筑物中發(fā)現了一個燒焦的GAME BOY。雖然外殼燒焦但尚可運行。目前這個GAME BOY被美國紐約的“任天堂世界商店”當做鎮(zhèn)店之寶。
作為包包接觸的第一臺游戲機,我還是超級喜愛GAME BOY的,盡管如今GAME BOY的AB雙鍵看起來已經很難駕馭次時代游戲,黑白綠底屏幕更無法展現出多么出色的畫面,但依舊不改GAME BOY在我心中天下第一掌機的地位。
今天是GAME BOY上銷量第一的游戲——《俄羅斯方塊》誕辰30周年紀念日!抖砹_斯方塊》首發(fā)并非GB平臺,但是因為GB《俄羅斯方塊》才進一步走向全球!抖砹_斯方塊》,一款偉大的游戲,它見證了末代帝國的腐朽僵化,也見證了一個超級國家的分崩離析,同樣,它也見證了一個國度電子游戲畸形的發(fā)展歷史。
1.盜版大時代
大家都知道,現在任天堂在中國大陸的合作伙伴是神游公司。所謂伙伴就是幫任天堂往大陸賣主機和游戲,但我想有多少人真正買神游產品呢?
在90年代,大陸的盜版黃卡、山寨FC和水貨主機跟卡帶的市場還是非常龐大的。這點到不怪玩家和盜版商,囿于政策問題,大陸玩家想接觸到正版游戲或主機簡直難于上青天,除非你在國外有親友或能有機會出國。著名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梁宏達回憶,自己在1979年前后從在日本呆過的親戚手里接觸了雅達利游戲機,玩了《PONG》。
差不多到了90年代中期,大陸地區(qū)玩家的版權意識逐漸強了些,畢竟中國也是在90年代才有了版權這一說。除了法律上有了知識產權之外,《電子游戲軟件》等雜志的宣傳也是功不可沒。很多玩家希望通過購買行貨主機和正版游戲來支持自己喜愛的游戲廠商,不過愛便宜的消費思想還在影響著玩家的心理,盜版還有很大的市場。
2.任天堂的中國合伙人
想著大陸龐大的市場,任天堂自然不會沒興趣?上胂氡I版,我估計任天堂就要跟馬爾克斯看到中國滿大街的盜版《百年孤獨》后一樣,對著錢鐘書(玩家們)說:“你們都是盜版販子呀!”
為了應對盜版同時進入中國大陸,任天堂找到了香港的萬信公司作為其“合作伙伴”。
剛開始,萬信的任務可不是銷售GB,而是SFC。
其實大家都知道,中國銷量第一的16BIT主機并非SFC,是世嘉的MD。別的不說,單講游戲機和卡帶價格就已經決定一切。除了價格之外,香港邦谷公司(《向偉大的國產山寨商致敬》中介紹過)的博士系列磁碟機的出現,一方面為SFC在中國的普及做出了貢獻另一方面也搶走了行貨的市場。
萬信跟任天堂徹底無語了,面對奇葩的中國市場,究竟該如何應對?白花花的銀子就這么讓別人賺走了?
任天堂也不是傻瓜蛋,于是后來萬信開始銷售完全不會受磁碟機影響的GAME BOY。
3.中國有了行貨掌機
萬信為給GB做好廣告,與玩家打成一片,可以說是下了“大手筆”,這一點都不比當年《真人快打》的廣告宣傳要差。
電視是最好的宣傳。萬信掏錢在黃金時段播廣告,GB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臺在電視上打廣告的行貨掌機。廣告是一方面,萬信還舉辦過GAME BOY游戲比賽。種種措施無外乎就是為了提高GB的知名度。
4.不喜人的超高銷量
(看到這張《熱斗!餓狼傳說2》的卡帶我就感慨萬分。當初我買下了它,其實也算盜版。后來花了稍微低點的價格竟然就能把“熱斗”全集大全,想起來就覺得虧。)
因為有官方代理,GAME BOY在中國的價格也下降了些,至少是讓很多學生黨能玩上GB。根據《掌機王SP》的《上承洪荒,下啟文明:GAME BOY25周年紀念》的作者馬修回憶,他在97年購入GB時總花費也未超過400元。
僅僅4年時間,GB在中國的銷量就翻著跟頭似的過了百萬大關,并且還呈直線上升趨勢。這點應該讓任天堂和萬信很滿意了吧?
事實是萬信很滿意,任天堂很無語。
為什么?原因很簡單:電玩店里是正版代理卡帶和盜版卡帶共存共榮。雖說大家都知道支持正版打擊盜版這個道理,不過我問你:你是愿意花高昂的價格買一卡帶一游戲,還是花便宜的價格買N款游戲呢?
回答是簡單的。包包就曾經被《格斗全集》、《動作全集》、《射擊全集》以及種種“全集”打敗過。
掌機銷量是高,可是卡帶銷量卻完全與主機銷量不成正比。萬信只管賺錢,只要GB銷量高就行,管你日本佬兒卡帶銷量多少。反正老子的力是出了,是我讓GB賣得俏。我是有功之臣!
5.再見,萬信君!
花上幾百買個GAME BOY,配上《N合一》卡帶,絕對劃算!
萬信對待盜版問題的態(tài)度,講白了就是“睜只眼閉只眼”。任天堂徹底火了,于是后來任天堂索性就跟萬信鬧翻了。大陸地區(qū)的銷售權被禁止,臺灣地區(qū)另尋新家,萬信只準在香港銷售GB。我們終于可以說:“再見,萬信君!”
萬信走了,可是合集卡繼續(xù)茁壯成長。合集卡雖然看起來很經濟,其實論起質量來,還是無法與正版卡帶相比。別的不多說,首先GB是世界上第一臺含有記憶電池的掌機,也就意味著在進行流程超長的RPG和SLG時玩家可以把游戲存檔,以后再玩。據說1999年存儲的GB游戲,到了2008年存檔依然存在。而記憶電池只支持一個游戲的存檔,所以如果是合集卡帶,存儲多個存檔就會出現舊存檔被新存檔覆蓋的情況。
后記:GAME BOY的小秘密
1.待機時間的官方數據是40小時。不過40小時的待機時間并非指40小時的游戲時間,如果電池的電力不夠,GB就會出現畫面模糊的情況,讓你不得不換電池。換下的電力不夠的電池也別扔掉,鬧鐘、收音機、電動玩具還能使用。特別注意:待機時間會隨電池的不同而不同,當時的電池應該就是這個數據。如果是地攤上批發(fā)的廉價電池,可能時間會短一些,但影響不大。
2.上圖被燒糊的GAME BOY已經說明了他的抗擊打能力。在早期,關心游戲機包括掌機質量的廠商很少。畢竟游戲機就是放在房子里,掌機不過拿手上。除非老爹看你玩游戲,砸了游戲機。走路不小心掉坑里,游戲機一般不會受到多大的傷害。不過山內溥對于掌機質量的要求,絕對是苛刻至極。在這之前的掌機基本對質量沒啥子要求,冬天遇上靜電導致卡帶報廢、二級發(fā)光管或燈泡玩著玩著爆炸、一掉地就散架都是家常便飯。為了測試掌機的質量,山內溥硬是把GB從2樓扔下。甚至山內老爺子得到樣機后還故意扔地上測試。
3.GB銷量冠軍《俄羅斯方塊》的BGM其實是一首俄羅斯民歌——《貨郎》。后來田中宏和把曲子改成“MUSIC A”到了GAME BOY。不過《俄羅斯方塊》之父阿列克謝·帕吉特羅夫對“MUSIC A”評價不高,他覺得人們聽到這首歌想到的不會是俄羅斯而是《俄羅斯方塊》,這對俄羅斯文化的影響很不好。
4.為何GB的屏幕為黃綠色一直說法不一。有說是為了保護小孩子視力,也有說是給黑白底色添色。以上全是胡猜,關門沒給過任何解釋。
5.與如今手機一樣,GB也曾惹上過麻煩。當年在日本,有過一個超級玩家走路玩GB,過馬路都不抬頭,結果遇上了車禍,被撞成重傷住了院。為此,很多人呼吁日本政府應禁止GB,但隨著GB的人氣,反對聲還是被壓下去了。
6.GAME BOY(ゲームボーイ)的意思是“游戲男孩”,不少女權運動人士抗議任天堂,稱此是性別歧視,要求任天堂開發(fā)GAME GIRL。不過GAME GIRL的計劃一直未實現。
7.GB也能拍照片,不過需要購買周邊產品。
8.測試GB卡帶到底是不是正版其實很簡單:把卡帶插進主機中,然后晃動主機你就會聽到卡帶輕微的晃動聲。這一設計一直延續(xù)到GBA。
《GAME BOY在中國的血淚史》這篇文章屬于單機攻略欄目,由紅軟基地網友分享于2016-09-10,本文網址為:http://35016.cn/wenzhang/15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