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78.62 KB
- 素材授權(quán):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lipeier
- 上傳時間:
- 2019-09-28
- 素材編號:
- 242130
- 素材類別:
- 課件PPT
-
素材預(yù)覽
這是寫景抒情詩ppt,包括了感知意境,循例得法,意境概括選詞指向,意境感知,真題演練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寫景抒情詩ppt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wǎng)推薦的一款課件PPT類型的PowerPoint.
寫景抒情詩鑒賞——感知意境 公安縣育苗學(xué)校 高利平 一、感知意境 對意境的感知,必須以理解詩文大意為基礎(chǔ),抓住詩詞意象,展開合理想象,再現(xiàn)畫面情境,調(diào)動各種感官,綜合感知,準(zhǔn)確界定。 在對詩詞意境的分析表達(dá)中,一般需要注意表達(dá)出“時、地、象、境”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即“什么時節(jié)、什么地點、什么意象、什么意境”。 二、循例得法 天凈沙·秋思 元代:馬致遠(yuǎn)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三、意境概括選詞指向 綜合調(diào)動各種感覺 視覺:范圍(闊高低)、力量(雄、輕、重)、狀態(tài)(蓬勃)、光線(明暗)、色澤(艷美麗清)等 聽覺:鬧、靜、寂 觸覺:涼、溫、冷、熱、 味覺:淡、濃、甜、芳 嗅覺:馨、香 常見組合:熱鬧、明麗、暗淡、冷寂、寧靜、溫馨 四、意境感知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夜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五、真題演練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 吳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補(bǔ)之 曉路雨蕭蕭,江鄉(xiāng)葉正飄。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 鳥避征帆卻,魚驚蕩槳跳。孤舟宿何許?霜月系楓橋。 注:吳松:即吳淞,江名。 (1)開頭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色?營造了怎樣的氛圍?(3分) (2)請結(jié)合全詩分析“孤舟”這一意象的作用。(5分) 【答案】描寫了清晨起航時,江南水鄉(xiāng)風(fēng)聲蕭蕭,落葉飄飛的深秋景色。營造了凄冷、感傷的氛圍。 【答案】孤舟聯(lián)結(jié)者雁、鳥、魚、霜月、楓橋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想貫穿在一起,是全詩的線索;作者融情于景,表達(dá)了漂泊、思鄉(xiāng)、孤寂之感。 2、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9分) 雨過至城中蘇家 宋·黃庭堅 飄然一雨灑青春,九陌凈無車馬塵。漸散紫煙籠帝闕,稍回晴日麗天津。花飛衣袖紅香濕,柳拂鞍韉綠色勻。管領(lǐng)風(fēng)光唯痛飲,都城誰是得閑人。 注此詩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黃庭堅時任秘書省校書郎,是年,長期貶謫外放的蘇軾被授予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等要職。 (1)詩中描寫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答案:塵土滌凈 紫煙漸散雨過日麗 紅花沾雨 柳色蔥翠 月圓(1) 【唐】杜甫 孤月當(dāng)樓滿,寒江動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綺逾依。(2) 未缺(3)空山靜,高懸列宿(4)稀。故園松桂發(fā),萬里共清輝。 【注】(1)這首詩是唐代宗大歷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③缺:指月圓。③列宿:眾星。 8.這首詩簽六句描寫了月圓之夜的那幾幅畫面?請用簡潔的語言進(jìn)行概括。 答案:孤月當(dāng)空,清輝滿樓;月映寒江,影動柴扉;月灑江波,浮光躍金;月照綺席,光彩交融;月掛空山,萬籟俱靜;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次石湖書扇韻① 姜 夔② 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 【注】①石湖;南宋詩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職歸隱石湖(在今江蘇蘇州),自號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浪跡江湖,終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見范成大,這首詩約作于此時。 (1)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由哪些景物構(gòu)成?請簡要敘述。 【答案】⑴本詩中山環(huán)水繞,村閣隱然,浮萍泛綠,藕花飄香,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xiāng)清幽恬靜的畫面。分別寫了小橋、流水、村莊、綠岸、浮萍、荷花、人家等景物。 鷓鴣天 代人賦① 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xì)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yuǎn)近,路橫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fēng)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注】①這首詞作于作者遭彈劾解官歸居時。②青旗:酒旗,酒店門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詞的上闋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請簡要敘述。(5分) 【答案】(5分)詞的上闋描繪了初春時鄉(xiāng)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間桑樹萌發(fā)出新芽,東鄰家蠶卵已孵出幼蠶;平緩的山坡上長著細(xì)嫩青草,黃色的牛犢在那兒鳴叫;夕陽斜照著初春傍晚的樹林,晚歸的烏鴉散落在那兒棲息。 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林逋 底處憑闌思眇然,孤山塔后閣西偏。 陰沉畫軸林間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遲留更愛吾廬近,只待重來看雪天。 (1)全詩主要選取了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樣的環(huán)境特點? 全詩主要選取了寺廟、田地、獨鳥、寒煙四種意象,渲染了高僧瑞上人居所幽深清寂的特點。 (2)尾聯(lián)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fā)了對瑞上人幽深恬靜生活的傾慕之情,表達(dá)了詩人斷絕塵想、瀟灑世外的恬靜心境和閑情逸致。 度破訥沙①(其二) 李 益 破訥沙頭雁正飛, 鸊鵜泉②上戰(zhàn)初歸。 平明日出東南地, 滿磧寒光生鐵衣。 【注】①破訥沙:沙漠名。 ②鸊鵜(pì tí )泉:泉水名。 (1)從題材來看,這首詩屬于 詩。 (2)請從意境營造的角度,賞析全詩。 【答案】(1)邊塞 (2)全詩描繪了戍邊將士戰(zhàn)罷歸來的圖景。前兩句寫大漠遼遠(yuǎn)、大雁高飛,既有勝利者的喜悅,也有征人的鄉(xiāng)思;后兩句寫日出東南、鐵衣生寒,既表現(xiàn)了壯闊背景上軍容的整肅,也暗含了軍旅生活的艱辛。詩歌擷取極具邊塞特色的含蘊(yùn)豐富的意象,通過喜憂、暖冷、聲色等的比照映襯,營造出雄健、壯美的意境,抒寫了征人慷慨悲壯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