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3.45 M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lipeier
- 上傳時間:
- 2019-05-31
- 素材編號:
- 232145
- 素材類別:
- 課件PPT
-
素材預覽
這是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ppt,包括了心理危機干預概述,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方法,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的構建,大學生自殺的的分析與干預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ppt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wǎng)推薦的一款課件PPT類型的PowerPoint.
說明: 根據(jù)考試內(nèi)容,重點再突出些。 引言:危機干預讓大學生走出心理陰霾一、心理危機干預概述二、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方法三、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的構建四、大學生自殺的的分析與干預 引言危機干預讓大學生走出心理陰霾 2003年4月1日晚上6點41分,香港著名藝人張國榮在香港中環(huán)地區(qū)的文華酒樓跳下自殺,終年46歲。張國榮跳樓身亡后,現(xiàn)場可以看到馬路中央的欄桿,還因此變形,地上也留有血跡。圖為酒店工作人員正在清理現(xiàn)場. 社會壓力已攢到了臨界邊緣,幾乎每個領域都發(fā)生了精神變異事件,影視劇近幾年頻頻涉足心理問題,心理危機波及普通大眾,已無可避免地成了社會熱門話題?梢哉f,繼農(nóng)民、破產(chǎn)者、下崗工人、明星等自殺高危群體之后,大學生也加入了這個群體的行列。 情困自殺科大生自責太蠢 科技大學的Gary,大學一年級時為情自殺獲救,之後停學兩年。一年級下學期跟拍拖幾年的中學同學鬧分手。跟女友鬧分手後第七天的晚上, 突然萌起自殺念頭。念頭在他腦中出現(xiàn)兩小時,決定付諸行動。 自殺前我打了兩個電話,但接不通,在沒有傾訴對象之下,他選擇跳樓結束生命。Gary多次強調(diào)當時是“一 時 衝 動”,“如果電話可接通,即使跟人打個招呼,也可能會想通。” 大學生成自殺高危群體心理危機干預頻遭忽視 2005-06-30 09:26:37 瞭望東方周刊網(wǎng)絡版 6月21日22點40左右,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三年級學生張乃健從學校中心教學樓13層的廁所跳樓自殺。 將近1個小時之后,有人在教學樓西北角的過道里,發(fā)現(xiàn)了他的尸體。中心教學樓值班的保安對《瞭望東方周刊》說:“他跳下去的窗戶前放著一把椅子,好像是在那里坐了一段時間才跳下去的。” 與張乃健相比,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曉嵐很幸運,因為在她準備跳樓的時候,同學拉住了她伸向死神的手。 “我馬上拉著她,她拼命往下溜。我不知道當時怎么會有那么大力氣,把她從窗臺上拖了下來。”娜娜(化名)是曉嵐最要好的同學,她幾天前就發(fā)現(xiàn)了曉嵐的異常。 問題: 9月10日是什么日子? 9月10日—世界預防自殺日 2003年9月10日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確定的首個“世界預防自殺日”。 據(jù)WHO統(tǒng)計,2000年全球約100萬人自殺死亡,自殺未遂者則為此數(shù)字的10至20 倍,這意味著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自殺身亡、每3秒就有一人企圖自殺。自殺已成為目前人類第四大死亡原因。 近40年來,危機干預在國外有了很大發(fā)展,成為自殺企圖者以及遭受嚴重心理創(chuàng)傷者的一種有效的心理社會干預方法,即強調(diào)干預的時間緊迫性和干預的效果,盡可能地在短時間內(nèi)采用有效應付策略,幫助人恢復已失去平衡的心理狀態(tài)。一些危機高發(fā)國家,如以色列、日本等在該領域有比較豐富的經(jīng)驗。我國在危機心理干預方面的研究是近些年才開始的。 在我國,北京、上海等地也開設了青少年自殺心理預防熱線。如,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已向北京三家醫(yī)院(安貞、宣武和999急救中心)提供24小時對自殺未遂者的會診服務。 北京市:出臺“高校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大綱”清華大學:對個別學生進行危機干預,連續(xù)四年比較平穩(wěn)地處理了學生的心理危機,在校內(nèi)沒有發(fā)生學生自殺的惡性事件。四川大學:建立五級網(wǎng)絡 嚴防“馬加爵” 華中科技大學: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和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聘請了專門的教師從事心理健康教育。武漢大學:投入重金進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硬件設施建設 ,出臺了《武漢大學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暫行辦法》,創(chuàng)建了規(guī)范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以降低學生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18位心理學教授、心理咨詢專家、心理醫(yī)生,在校園設立了4個心理咨詢室 。天津大學:啟動心理危機干預反應機制,班委增設心理委員。湖南大學:2004年在全省率先下發(fā)《湖南大學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實施辦法》及危機干預工作《參考手冊》,標志著湖南大學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正式啟動。 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實施,將會更好地幫助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大學生度過心理難關,及早預防、及早疏導、有效干預、快速控制大學生中可能出現(xiàn)的心理危機事件,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心理危機干預概述(一)危機、危機干預的定義(二)危機的特征(三)心理危機的正常應對三階段(四)如何識別有危機傾向的人(五)有成就的危機干預工作者的特征 危機理論和危機干預最早是基于Lindemann (1944) 的一項工作。1942年在波士頓的一場大火奪取了將近500條生命,作為精神病學家的Lindemann參與了對101位傷者以及相關的親屬的心理評估和治療。Lindemann觀察到這些幸存者所體驗到的極度悲傷是對悲慘事件的通常反應。 他同時指出這樣的反應是一組明顯的癥候群。這組癥候群可能在最后會轉化為嚴重的心理病癥,但癥候群本身并不是病態(tài)的,而是試圖掌控困難情景的一種通常掙扎。更重要的是,對患者提供的及時的幫助能顯著地降低其最終轉化成心理病癥的可能性。 一、心理危機干預概述 (一)危機、危機干預的定義 1、生活中的危機 公共危機 :SARS、911事件等、5.12地震 個人危機 :失戀,喪失親人、考試不及格等 當事人或求助者受到常見心理沖擊簡要概括為以下四類:(1)喪失因素,涉及人員、財產(chǎn)、職業(yè)、軀體、愛情、職業(yè)、地位、尊嚴等的喪失。例如親人之故,失竊破產(chǎn)、失業(yè)下崗、受奸或致殘、失戀、離婚、事業(yè)及追求受挫等。(2)適應問題,包括新生入學、退休、離休、動遷新居、初為人婦、移民等情況,多指對新的環(huán)境或狀態(tài)時需要重新適應的心理應激。 (3)矛盾沖突,面臨各種急需作出決斷的矛盾及長期的心理沖突等狀況。例如棄學就商、商海沉浮、現(xiàn)實的趨勢與良心道德價值觀的激烈沖突等,均可導致心理危機。(4)人機關系緊張的或持續(xù)的人事糾紛極易陷入心理危機。 2、危機的中文含義 危機:危險和機遇 危機即轉機! 中國成語:“鳳凰涅磐”、“破繭成蝶”、“不破不立”、“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 。你的補充? 危機可能會造成危險,也可能變成一種機遇。如果危機過分嚴重,威脅到一個人的生活或家庭,個體可能采用不恰當?shù)姆椒☉獙蚪鉀Q問題,從而會導致心理社會功能的下降,并出現(xiàn)自殺或精神崩潰,這就是危險。如果在危機狀況下,個體成功地把握危機情景或及時得到適當有效的治療性干預或幫助,個體可能學會了新的應對技能,不但重新得到了心理平衡,還獲得了心理的進一步成熟和發(fā)展,這就是機遇。 3、危機的定義 Capalan(1964)把危機定義為:面臨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親人亡故、突發(fā)威脅生命的疾病、災難等)時,個體既不能回避,又無法用通常解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時所出現(xiàn)的心理失衡狀態(tài)。 PunukoHu(1991)下了另一個類似的定義:個體運用通常應對應激的方法或機制仍不能處理當前所遇的外部或內(nèi)部應激時所出現(xiàn)的一種反應。 什么是危機?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嚴重應激事件,面臨這種應激事件,一旦自己不能解決或處理時,則會發(fā)生嚴重心理失衡,這種失衡狀態(tài)便稱為危機(crisis)。 以下事件可能是危機: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自殺、性暴力、毆打婦女、物質(zhì)依賴、喪失親人或朋友、公共機構中的暴力、人質(zhì)危機等。 4、危機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干預 (二)危機的特征 (1)危機是一種正常的生活經(jīng)歷,并非疾病和病理過程。情緒危機表明個體正在努力抗爭,力求保持內(nèi)心的安寧和自身與環(huán)境間的平衡。 (2)引發(fā)危機的應激事件可以是個體外部的,如自然災害,也可以是自身內(nèi)部的,如患了難以治愈的疾病;可以是突發(fā)災難性的,如交通事故,也可以是一系列事件的日積月累,如人際關系惡化。 (3)危機的程度與發(fā)生事件的強度不一定成正比,而更重要地取決于個體對事件的認識;以及個體應對能力,既往經(jīng)歷和個性等。(4)危機引起個體情緒擾亂、認知能力下降、防御機制削弱,但是這些改變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心理治療性干預能幫助他們度過危機,并有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情緒危機具有自限性,急性期通常在6周左右,如果未得到及時解決,可能導致精神疾病或出現(xiàn)自殺、攻擊他人等適應不良行為。 (6)危機的成功解決能使個體從中得到對現(xiàn)狀的把握,對過去沖突的重新認識,以及學到更好地處理將來危機的應對策略和手段。 6、什么是危機干預每一個人在其一生中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危機,對處在危機狀態(tài)下的人進行專業(yè)的幫助便稱為危機干預。廣義的危機干預可以是全方位的幫助,而狹義的危機干預便是作為簡短心理療法的危機干預。 (三)心理危機的正常應對三階段 每個人對嚴重事件都會有所反應,但不同的人對同一性質(zhì)事件的反應強度及持續(xù)時間不同。一般的應對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立即反應),當事者表現(xiàn)麻木、否認或不相信;第二階段(完全反應),感到激動、焦慮、痛苦和憤怒,也可有罪惡感、退縮或抑郁;第三階段(消除階段),接受事實并為將來做好計劃。危機過程持續(xù)不會太久,如親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喪反應一般在6個月內(nèi)消失,否則應視為病態(tài)。 (四)如何識別有心理危機的人——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重點關注的對象 1.遭遇突發(fā)事件而出現(xiàn)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如家庭發(fā)生重大變故、遭遇性危機、受到自然或社會意外刺激的學生。 2.患有嚴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癥、恐怖癥、強迫癥、癔癥、焦慮癥、精神分裂癥、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學生。 3.既往有自殺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殺者的學生。 4.身體患有嚴重疾病、個人很痛苦、治療周期長的學生。 5.學習壓力過大、學習困難而出現(xiàn)心理異常的學生。6.個人感情受挫后出現(xiàn)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 7.人際關系失調(diào)后出現(xiàn)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 8.性格過于內(nèi)向、孤僻、缺乏社會支持的學生。 9.嚴重環(huán)境適應不良導致心理或行為異常的學生。 10.家境貧困、經(jīng)濟負擔重、深感自卑的學生。 11.由于身邊的同學出現(xiàn)個體危機狀況而受到影響,產(chǎn)生恐慌、擔心、焦慮、困擾的學生。 12.其他有情緒困擾、行為異常的學生。尤其要關注上述多種特征并存的學生,其危險程度更大,應成為重點干預的對象。 (五)有成就的危機干預工作者的特征 1、生活經(jīng)驗 : 積極VS消極 2、專業(yè)技巧 3、鎮(zhèn)靜 :危機事件的突發(fā)性 4、創(chuàng)造性與靈活性 :學習與練習 5、精力 :咨詢是個體力活? 6、快速的心理反應:腦筯急轉彎? 7、其他特征:堅韌、知足、勇氣、樂觀、現(xiàn)實、客觀、冷靜、自信和對人類戰(zhàn)勝危機的信心(我的補充:對人生意義的領悟和洞察、對人性的信任、善良、愛每一個人、熱情、開放)。 二、心理危機干預的目的、原則與方法(一)心理危機干預的目的(二)心理危機干預的原則(三)心理危機干預的模式 (四)心理危機干預方法(五)心理危機干預中常用的技術 (一)心理危機干預的主要目的(1)防止過激行為,如自傷、自殺或攻擊行為等。(2)促進交流,鼓勵當事者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勵其自信心和正確的自我評價,提供適當建議,促使問題解決。(3)提供適當醫(yī)療幫助,處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動狀態(tài)。 (二)心理危機干預的原則1、及時性原則:危機干預最好是全天候二十四小時開放。由于患者的不穩(wěn)定性,心理治療師必須本著Butcher和Maudal(1976)提出的一個原則:“所有的危機干預單元都必須被當作最后一次與患者的接觸。”因此,要迅速確定要干預的問題,強調(diào)以目前的問題為主,并立即采取相應措施。 2、現(xiàn)實性原則:由于危機干預的緊迫性,心理治療師性應該把治療重點放在現(xiàn)時現(xiàn)地,幫助患者分析事件的性質(zhì)和其在事件之中扮演的角色;指出患者的當前目標、生活風格、和思想觀念的不合理性;以及患者面對事件所采取的錯誤的自我防御機制。要把心理危機作為心理問題處理,而不要作為疾病進行處理。 3、支持性原則:處在危機之中的患者比平時更需要支持。治療師不光需要提供當下的直接的支持,而且應當努力地尋求更多的來自家庭、單位、社區(qū)的支持。雖然危機干預通常僅僅維持五到六次,心理治療師必須讓患者感覺到不管何時,只要患者需要,心理治療師都會提供必要的支持。在結束危機干預之后,患者可以進一步接受更具體的長程心理療法。因此,最好有其家人或朋友參加危機干預。另外,還要鼓勵自信,不要讓當事者產(chǎn)生依賴心。 (三)危機干預的模式 1、平衡模式(equilibrium model):也稱平衡/失衡模式 2、認知模式(cognitive model) 3、心理社會轉變模式(psychosocial transition model) 平衡模式認為,危機中的人通常處在一種心理或情緒的失衡狀態(tài),原有的應付機制和解決問題的不能滿足需要,平衡模式的目的在于幫助人們重新獲得危機前的平衡狀態(tài)。 認知模式認為危機來源于對生活困難和創(chuàng)傷的錯誤思維和信念,提供改變思維方式,特別是改變非理性的認知和自我否定,人們就能夠獲得對自己生活中危機的控制。 心理社會轉變模式認為人是遺傳和環(huán)境學習交互作用的產(chǎn)物,危機是由心理、社會或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因此引導人們從心理、社會和環(huán)境三個范疇來尋找危機干預的策略。 從現(xiàn)實中各種危機干預的案例中獲得的經(jīng)驗來看,要幫助人們度過危機,需要采取綜合模式,即將三種模式整合,針對不同的需要和對象,選擇有效的干預模式。 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模式危機出現(xiàn)前 →→ 危機過程中 → → 危機處理后心理健康教育 熱線援助 團體輔導生活適應指導 認知治療 后期干預良好個性培養(yǎng) 行為治療 壓力調(diào)適 (四)危機干預方法 危機干預六步法: 1、確定問題:從求助者的角度,確定和理解求助者本人所認識的問題。 為幫助確定危機問題,我們推薦在干預開始時使用積極傾聽技術:同情、理解、真誠、接納及尊重,既注意求助者的言語信息,也注意其非言語信息。 2、保證求助者安全:保證求助者對自我和對他人的生理和心理危險性降低到最小可能性,這是危機干預全過程的首要目標。 在我們的危機干預實踐中,求助者的安全一直是強調(diào)的重點,希望學生和危機干預工作者將安全問題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維和行為之中。 3、提供支持:強調(diào)與求助者溝通與交流,使用求助者相信工作人員是能夠給予關心和幫助的人。 工作人員不要去評價求助者的經(jīng)歷或感受是否值得稱贊,而是應該提供這樣一種機會,讓求助者相信“這里有一個人確實很關心你”。 工作人員必須無條件地以積極的方式接納所有的求助者,不在乎報答。能夠在危機中真正給予求助者以支持的工作人員,就能夠接納和肯定那些無人愿意接納的人,表揚那些無人會表揚的人。 4、提出可變通的應對方式:工作者要幫助求助者認識到,有許多可供變通的應對方式可供選擇。思考變通方式的途徑:(1)環(huán)境支持,有哪些人現(xiàn)在或過去能關心求助者?(2)應付機制,求助者有哪些行動、行為或環(huán)境資源可以幫助自己戰(zhàn)勝危機?(3)積極的、建設性的思維方式,可以用來改變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并減輕應激與焦慮水平。 工作者幫助求助者探索他自己可以利用的替代解決方法,促使求助者積極地搜索可以獲得的環(huán)境支持、可以利用的應付方式、發(fā)掘積極的思維方式。 如果能夠從這三個方面客觀地評價各種可變通的應對方式,危機干預工作者就能夠給感到絕望和走投無路的求助者以極大的支持。 雖然可以考慮有許多可變通的方式來應對求助者的危機,但只需要與求助者討論其中的幾種,因為處于危機中的求助者不需要太多的選擇,他們需要的是能實現(xiàn)處理其境遇的適當選擇。 5、制訂計劃:幫助求助者做出現(xiàn)實的短期計劃,確定求助者理解的、自有的行動步驟。即將變通的應對方式以可行性的時間表和行動步驟的形式列出來,必須確保計劃制訂過程中求助者的參與和自主性。 計劃的制訂應該與求助者合作,讓其感覺到這是他自己的計劃,這點很重要。制訂計劃的關鍵在于讓求助者感覺到?jīng)]有被剝奪其權利、獨立性和自尊。 6、獲得承諾:幫助求助者向自己承諾采取確定的、積極的行動步驟,這些行動步驟必須是求助者自己的,從現(xiàn)實的角度是可以完成的或可以接受的。 在結束危機干預前,工作者應該從求助者那里得到誠實、直接和適當?shù)某兄Z。 危機干預的六步示意圖 (五)心理危機干預中常用的技術 主要介紹傾聽技術、危機干預電話 1、危機干預中的傾聽技術 (1)開放式提問 開放式提問一般是以“什么”或“如何”來進行,或者是要求深入和詳細的表達,開放式提問鼓勵求助者完整地敘述經(jīng)過并深入地表達其內(nèi)涵。 可用以下方式組織開放式問題: 要求敘述:“請告訴我…”,“請跟我談談…”,“在什么情況下…?” 圍繞計劃:“你打算…?”,“你將如何使它發(fā)生?”,“它將如何幫你去…?” 避免問“為什么”:問Why不利于收集到更多的資料,對方往往會出現(xiàn)防御,并把責任推脫。 (2)封閉式提問 用于向求助者了解特別的或具體的資料,以“是”或“否”來回答。封閉式提問常在危機干預的初期階段使用,用來確定某些特別資料,幫助危機干預者快速判斷正在發(fā)生什么。另外,封閉式提問特別適用于行動的保證。封閉式提問的常用詞有“是否”、“能否”、“有沒有”、“會不會”、“曾經(jīng)”等等。 可用以下方式組織封閉式問題: 要求回答特殊的問題:“這種情況第一次發(fā)生在何時?”,“你想傷害她嗎?”,“你回去過那兒嗎?”,“這是否意味著你要自殺?” 得到擔保:“你愿意與人合作去做…?”,“你會與他面對面討論這個嗎?”,“你同意…?”,“你打算什么時候做這件事?” 否定式提問:否定式提問是一種封閉性問題,常用來作為聽者與講話者趨于認同的一種微妙方式。如“你認為這不是真的嗎?”實際上是一種掩飾:“我認為那是真的,并且如果你有感覺的話,你也會同意我的”。 (3)自己的感受 在危機干預中用自己的,或“我”第一人稱來表達相當重要,這不同于其他的心理治療,因為危機干預工作者處于指導的地位,需要幫助失去能動性和心理失衡的求助者。在與求助者交談的過程中,給一個忠告,談一些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行為非常重要,因為許多求助者以你為榜樣。因此,如果你講“我們認為應該這樣”,求助者很難反駁你,結果是依賴性地順從或防御的敵對。 2、危機干預電話 (1)電話咨詢的優(yōu)點 ●方便:不受時間、空間限制 ●匿名:使那些有罪過、矛盾、害羞、自責及猶豫不決的求助者能夠向一個陌生人傾訴。 ●自己支配:可以自己決定何時求助,是否進一步尋求支持,可隨時中斷談話而不必擔心受到責備。 ●及時:可在需要時隨時使用。 ●節(jié)省、有效:求助者可能付不起個別心理咨詢的費用,或因交通問題不便來咨詢,但可以撥打熱線電話。 ●提供支持系統(tǒng):可以使用電話網(wǎng)絡聯(lián)系各種支持組織。 ●避免依賴: ●安排系列服務: ●跨地域的廣泛服務: (2)電話干預的方法A.建立心理上的接觸與溝通B.確定問題C.安全保證D.制訂計劃E.得到承諾與保證 (3)對付電話騷擾 A.多提開放式問題 B.限時 C.轉接 D.掛斷 (4)處理有精神障礙的來電者 A.穩(wěn)定他們的情緒 B.不要對幻覺和妄想作解釋 C.確定服用的藥物 D.保持期望的現(xiàn)實性 E.保持一定的職業(yè)距離 F.避免安撫 G.評估致死性 小結:危機干預與心理咨詢治療之比較 三、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系統(tǒng)的構建(一)大學生危機干預系統(tǒng)的構建(二)大學生心理危機應對工作流程 (一)大學生危機干預系統(tǒng)的構建 由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監(jiān)控系統(tǒng)、干預系統(tǒng)、轉介系統(tǒng)和善后系統(tǒng)五個子系統(tǒng)構成。五個子系統(tǒng)是一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互相承接的有機整體。 1、 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 在大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測評,建立心理檔案,以便做到心理問題早期發(fā)現(xiàn),防患于未然。同時,建立快速反應通道,及時發(fā)現(xiàn)有危機或潛在危機的學生,及時干預。 2、 監(jiān)控系統(tǒng) 主動收集學生心理疾病與危機信息,組織有關專家對有心理困擾的學生進行心理鑒別,通過早期干預、心理咨詢和跟蹤調(diào)查,形成心理問題篩查、干預、跟蹤、評估一整套工作機制,提高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3、 干預系統(tǒng) 力求在最佳時期即事件發(fā)生24小時之后、72小時之前,對危機進行有效干預。該系統(tǒng)將根據(jù)危機的類型和性質(zhì)緊急培訓干預人員,甄別危機的程度,協(xié)助當事人或相關人員減少或擺脫危機的影響,恢復心理平衡。在危機干預中,可采用熱線電話咨詢、個別咨詢、心理支持性團體咨詢、網(wǎng)絡咨詢、心理健康材料發(fā)放等方法。 4、轉介系統(tǒng) 要求學校與精神衛(wèi)生機構建立良好的聯(lián)絡和協(xié)作關系,請專家對處于危機中的學生進行心理評估,對不屬于咨詢范疇的、有嚴重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的學生轉介到精神衛(wèi)生機構,以便及時采取心理治療或住院治療等干預措施。一旦發(fā)現(xiàn)有自殺企圖并計劃實施自殺行為的學生,要立即對其實行有效的監(jiān)護,確保學生人身安全,并迅速通知學生家長到校,共同采取干預措施;對自殺未遂的學生,要立即送到專門機構救治。 5、善后系統(tǒng) 就是在危機過去之后,通過班級輔導等方法,協(xié)助經(jīng)歷危機的大學生及其同學、家長、班主任以及危機干預人員等相關人員,正確總結和處理危機遺留的心理問題,盡快恢復心理平衡,并進行跟蹤調(diào)查,盡量減少由于危機造成的負面影響。 (二)大學生心理危機應對工作流程 四、大學生自殺的的分析與干預 自殺與心理危機問題,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課題。 衛(wèi)生部報告稱,我國每年至少有25萬人自殺死亡、200萬人自殺未遂。 2011年1月1日,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一名大二學生墜樓身亡。2011年1月5日晚5時30分許,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男生公寓5號宿舍樓,一名男生從4樓跳下。 2011年1月5日晚8時30分許,武漢某大學一學院男生宿舍7號樓,一名男生從樓頂跳下,當場身亡。2011年1月16日凌晨5時許,同濟大學嘉定校區(qū)汽車學院一學生從宿舍樓墜樓身亡。2011年1月19日,石家莊信息工程學院大三女生劉偉即因“求職壓力過大”而自殺。 2011年2月9日,天津大學某女博士在天大23樓二層熱水房上吊自殺身亡(直至今日該水房門仍被鎖著)。2011年2月18日上午,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08級研究生黃新義跳樓身亡。2011年2月28日(時間不確定)9時40分左右,沈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yè)大二女生小楠墜樓,搶救無效死亡,校方懷疑有心理問題。2011年3月3日,福州大學管理學院一女生因失戀而自殺。2011年3月9日晚七時許,四川大學錦城學院一名大三的土木專業(yè)學生從男生宿舍D8寢室樓6樓墜下自殺身亡。2011年3月18日約10:30分,上海外國語大學虹口校區(qū)一女生從12樓墜樓身亡。 2011年3月23日,海南大學大三年級的學生楊某留下3封遺書后,從海悅國際大廈C棟12層跳下,摔到3樓的天臺后身亡。據(jù)警方初步認定,楊某患有抑郁癥,一直都在服用藥物治療。 2011年3月28日傍晚,南京林業(yè)大學南方學院化學工程系一黃姓女生被舍友發(fā)現(xiàn)在宿舍內(nèi)上吊自殺身亡。2011年4月13日上午7時30分許,廣州大學城某高校發(fā)生一宗學生墜樓事件。事件中,墜樓學生(女,20歲)經(jīng)“120”醫(yī)務人員到場證實已經(jīng)死亡。 警方已初步排除他殺可能。2011年4月14日下午,邵陽學院一大三學生七里坪校區(qū)20棟5樓墜下身亡,死因可能與感情有關。 2011年4月27日,天津大學25樓C區(qū)2010級通專業(yè)研究生跳樓身亡2011年5月3日,天津大學鵬翔公寓4齋一自動化大三學生跳樓身亡,原因是學分差太多被學校勸退。 2011年5月15日,中山大學大學城智善園10棟樓下昨晨被發(fā)現(xiàn)一女生墜樓身亡。2011年5月18日,中國地質(zhì)大學1名研三的女生從校內(nèi)綜合樓7樓墜下,當場身亡。2011年5月20日,中國石油大學青島校區(qū)15號樓,一名女生從7樓墜落至2樓身亡2011年5月24日山東大學威海分校一大四女生跳樓自殺,官方解釋是父母離異,雙方都不要她。2011年5月24日,在華僑大學廈門校區(qū)材料學院2007級本科高分子專業(yè)一男生被發(fā)現(xiàn)在其宿舍內(nèi)身亡。 國內(nèi)大學生自殺率大約在十萬分之二到四之間 重點大學高于普通大學; 研究生高于本科生; 女生高于男生; 男生自殺成功率高于女生; 農(nóng)村生源高于城市生源; 假期前后是大學生自殺的高發(fā)時段。 1、 易自殺的人群 有自殺傾向人群的特征 2、 自殺的表現(xiàn)形式及其原因 自殺的表現(xiàn)形式 沖動性自殺:當事人在遇到問題后,情緒反應劇烈,一時失控而采取自殺行動的一種過激行為。 沖動性自殺好發(fā)生在一些自尊心強、心胸狹窄、脾氣暴躁、看問題極端的人身上。 非沖動性自殺:指自殺者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有計劃地采取的一種自殺行為。 病理性自殺 指自殺者由于精神障礙而導致的自殺行為。 在自殺的人群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在患有抑郁癥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自殺行為。 在抑郁癥的病人中,有自殺傾向的人比較多,大約有15%的抑郁癥患者會死于自殺。 自殺的原因 3、 自殺的心理過程 動機形成(解脫、補償、報復) 心理矛盾的沖突 平靜階段 4、 自殺的征兆及識別 5、 人們對自殺問題的常見誤解 1.自殺無法預防; 2.談論自殺的人不自殺; 3.自殺前沒有任何自殺征兆; 4.自殺者不是真的想死; 5.有過一次自殺,以后肯定還自殺; 6.一個人自殺未遂后,以后再不會出現(xiàn)自殺行為; 7.如果一個人有抑郁情緒,與他提及自殺會導致他產(chǎn)生自殺的想法; 8.多數(shù)自殺源于一個突發(fā)的創(chuàng)傷事件; 9.非致命性的自殺行為只是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 10.如果一個人的抑郁情緒突然好轉,他就沒有自殺危險了; 11.大多數(shù)自殺者是窮人; 12.所有自殺者都有精神問題。 6、 自殺的危害 據(jù)有關專家研究,一個人自殺后,他身邊平均會有5—8個親人受到長期的情緒困擾,這種精神上的折磨往往會持續(xù)人的一生。(eg) 自殺對自殺成功者本人來說,只是一念之差和一瞬間的事,自殺者一死了之,但卻給他們的親人朋友心靈蒙上了一道永遠抹不掉的陰影,造成極大的精神創(chuàng)傷。 7、 如何幫助助有自殺企圖的人 1. 表達你的關心,詢問他們目前面臨的困難以及困難給他們帶來的影響; 2. 保持冷靜,多傾聽,少說話,讓他談出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 3.要有耐心,不要因他們不能很容易與你交談就輕言放棄,允許談話中出現(xiàn)沉默,有時候重要的信息就在沉默之后; 4.要接他,不對其做任何道德或價值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