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325 KB
- 素材授權: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lipeier
- 上傳時間:
- 2018-10-13
- 素材編號:
- 215168
- 素材類別:
- 課件PPT
-
素材預覽
這是綜合布線系統(tǒng)ppt模板,包括了幾個基本概念,系統(tǒng)設計,系統(tǒng)配置,安裝工藝要求,防護與接地,一般采用綜合接地,機柜、橋架及鋼管的接地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綜合布線系統(tǒng)ppt模板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wǎng)推薦的一款課件PPT類型的PowerPoint.
綜合布線系統(tǒng) 2017.12 演講人:黃煒 一、幾個基本概念 1.信道:連接兩個應用設備的端到端的傳輸通道。 2.永久鏈路:信息點與樓層配線設備之間的傳輸線路。 3.集合點:樓層配線設備與信息點之間的水平線路路由中的連接點。 4.CP鏈路:樓層配線設備與集合點CP之間,包括各端的連接器件在內(nèi)的永久鏈路。 示意圖:二、系統(tǒng)設計 1.系統(tǒng)構成 1.1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宜按下列七個部分進行設計:工作區(qū):一個獨立的需要設置終端設備的區(qū)域,由信息插座延伸到終端設備處的纜線及適配器組成。 配線子系統(tǒng):由信息插座模塊、模塊至電信間配線設備的配線電纜和光纜、 電信間的配線設備及設備纜線、跳線等組成。干線子系統(tǒng):由設備間至電信間的干線電纜和光纜、設備間的建筑物配線設備、設備纜線、跳線等組成。 建筑群子系統(tǒng):由連接多個建筑物之間的主干電纜和光纜、建筑群配線設備、設備纜線、跳線等組成。 設備間:在每個建筑物的適當?shù)攸c進行網(wǎng)絡管理和信息交換的場所。進線間: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線的入口部位。管理:管理應對工作區(qū)、電信間、設備間、進線間的配線設備、纜線、信息插座模塊等設施進行標示和記錄。 1.2系統(tǒng)構成: 1.3 系統(tǒng)分級 1.2.1銅纜:分A~F級A級:100KB級:1MC級:16M 三類D級:100M 五類、超五類E級:250M 六類F級:600M 七類 布線系統(tǒng)信道由最長90m水平纜線、最長10m的跳線和設備纜線及最多4個連接器件組成。 1.2.2 光纖 1)光纖等級: OF-300 級。光纖信道應支持的應用長度不應小于300 米。 OF-500 級。光纖信道應支持的應用長度不應小于500 米。 OF-2000 級。光纖信道應支持的應用長度不應小于2000 米。 2)光纖結構: 光纖裸纖一般分為三層: 中心高折射率玻璃芯(芯徑一般為50或62.5μm),中 間為低折射率硅玻璃包層(直徑一般為125μm),最外是加強用的樹脂涂層。 3)光纖的種類: 按光在光纖中的傳輸模式可分為:單摸光纖和多模光纖。 多模光纖:標稱波長為850nm和1300nm,常用的為850nm,中心玻璃芯較粗(50或62.5μm),可傳多種模式的光。但其模間色散較大,這就限制了傳輸數(shù)字信號的頻率,而且隨距離的增加會更加嚴重! 文9饫w:標稱波長為1310nm和1550nm,常用的為1310nm,中心玻璃芯較細(芯徑一般為9或10μm),只能傳一種模式的光。因此,其模間色散很小,適用于遠程通訊。 4)常用光纖規(guī)格: 單模:8/125μm,9/125μm,10/125μm 多模:50/125μm歐洲標準 62.5/125μm美國標準 5)傳輸距離 傳輸速率1Gb/s,850nm a、普通50μm多模光纖傳輸距離550m b、普通62.5μm多模光纖傳輸距離275m 傳輸速率10Gb/s,850nm, a、普通50μm多模光纖傳輸距離250m b、普通62.5μm多模光纖傳輸距離100m 1.4 屏蔽布線系統(tǒng) 1.4.1何時采用屏蔽布線? a.布線區(qū)域內(nèi)存在的電磁干擾強度高于3V/m時 b.用戶對電磁兼容性有較高要求(電磁干擾和防泄密)時,或網(wǎng)絡安全保密的需要 c.采用非屏蔽布線無法滿足現(xiàn)場條件對纜線的間距要求時 1.4.2屏蔽布線系統(tǒng)采用的電纜、連接器件、跳線、設備電纜均應是屏蔽的,且應保持屏蔽層的連續(xù)性。 1.5開放型辦公室布線系統(tǒng) 對于辦公樓、綜合樓等商用建筑物或公共區(qū)域大開間的場所,由于其使用對象的不確定性和流動性,宜按開放型辦公室布線考慮。 1.5.1采用多用戶信息插座時,每一個多用戶插座含適當?shù)念A留,能支持12個工作區(qū)所需的通用插座,且工作區(qū)的電纜≦22m。 1.5.2采用集合點時,集合點配線設備與FD之間水平線纜的長度應大于15m;集合點配線設備容量以滿足12個工作區(qū)所需的信息點需求設置;同一個水平路由不要超過一個集合點。三、系統(tǒng)配置 1.配線子系統(tǒng) 1.1配線子系統(tǒng)纜線的選擇:非屏蔽或屏蔽4對對絞電纜,需要時也可選用室內(nèi)單模或多模光纖。 1.2每一個工作區(qū)信息插座模塊(光、電)不宜少于2個。 1.3每一個底盒支持安裝的信息點數(shù)量不宜大于2個 1.4電信間至每一個工作區(qū)水平光纜宜按2芯光纜配置。如光纖為滿足用戶群或大客戶使用時,宜按4芯光纜(預留2芯)配置。 2.干線子系統(tǒng) 2.1干線子系統(tǒng)所需的電纜總對數(shù)和光纖總芯數(shù),應滿足工程的實際需要,并留有適當?shù)膫浞萑萘。主干纜線宜設置電纜與光纜,并互相作為備份路由。 2.2語音業(yè)務:大對數(shù)電纜的對數(shù)按每一個語音點1對線,并在總對數(shù)的基礎上至少預留10%的備用線對。 2.3數(shù)據(jù)業(yè)務:以集線器或交換機群(按4個組成1群),或以每個集線器或交換機設備配置一個主干端口,并考慮備份端口。主干為電纜時,按一個端口4對線配置,主干為光纜時,按一個端口2芯光纖配置。 2.4當工作區(qū)至電信間的水平光纜延伸至設備間的光配線設備時,主干光纜容量應包含所延伸的水平光纜的容量。 三、安裝工藝要求 1.工作區(qū): 1.1安裝在地面上的接線盒應防水和抗壓;墻上、柱上底盒安裝高度一般為300,集合點配線箱安裝高度宜為300 1.2各工作區(qū)要注意預留電源插座,尤其在安裝高度比較特殊場所。 2.電信間 2.1電信間的數(shù)量應根據(jù)樓范圍和信息點數(shù)量確定,一般水平纜線長度小于90m,信息點數(shù)量少于400個,可設一個電信間 2.2電信間應與強電間分開,并在電信間內(nèi)或與其相鄰處設電纜豎井。 2.3電信間的使用面積不小于5平方米。 2.4電信間應采用丙級防火門,門寬大于0.7米;電信間溫度應為10~35°C,相對濕度為20%~80%(相應的對暖通專業(yè)提出要求)。 3.設備間 3.1每個建筑物內(nèi)應至少設置1個設備間 3.2設備間應盡量遠離高低壓變配電、電機、X射線、無線電發(fā)射等有干擾源存在的場所。 3.3設備間溫度應為10~35°C,相對濕度為20%~80%,并應有良好的通風(相應的對暖通專業(yè)提出要求)。 3.4設備間面積不應小于10平方米(不含電話交換機和計算機中心網(wǎng)絡設備使用面積) 3.5設備間梁下凈高2.5m,采用外開雙扇門,門寬不應小于1.5m 3.6機架或機柜前面凈空不小于800,后面凈空不小于600 四、防護與接地 1.防護 1.1.綜合布線線纜與電力電纜的間距 1.2綜合布線線纜與電氣設備的最小間距 1.3與其他管線的間距 2.接地 2.1一般采用綜合接地 2.2機柜、橋架及鋼管的接地
綜合布線系統(tǒng)ppt課件:這是綜合布線系統(tǒng)ppt課件,包括了概述,設計依據(jù),綜合布線的組成,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類型等級,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組成,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傳輸線,布線工藝,系統(tǒng)電氣防護、接地及檢驗,工程舉例,綜合布線實物圖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通信工程設計與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設計技術介紹PPT:這是一個關于通信工程設計與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設計技術介紹PPT,主要介紹了通信工程概述、程控用戶交換機工程設計、綜合布線技術等內(nèi)容。第 5 章 通信工程設計與綜合布線技術 【本章內(nèi)容簡介】 本章從工程應用角度出發(fā),主要介紹通信工程設計和綜合布線方面的設計、施工、維護等方面的使用技術。 主要包括通信工程設計的基本要求及其注意事項、程控用戶交換機工程設計原則、設備選型、系統(tǒng)設計、機房設計以及電源設計。 還介紹了綜合布線技術概念、特點、綜合布線的組成與常用設備、綜合布線技術與傳統(tǒng)布線技術的比較以及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設計、施工、測試和驗收等!颈菊轮攸c難點】 本章重點掌握通信工程設計內(nèi)容及其程控交換機機房設計方法,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構成。難點是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設計、施工、檢測與驗收。 5.1 概述 5.1.1 電信大樓設計、施工及安裝要求 1.防火、防水要求 電信大樓應設計有通過樓板的孔洞,電纜與樓板間的孔隙應使用非燃燒材料密封,通向其他房間的地槽、墻上的孔洞。 已裝電纜者,其與墻體的孔隙亦宜采用非燃燒材料封隔。 大樓應設火災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 在經(jīng)常發(fā)生水災地區(qū)的通信局(站),設備及電源必須放置在當?shù)厮痪渚以上房間內(nèi)或采取其他防水災措施。2.主機室設置要求 由于環(huán)境直接影響交換機及其室內(nèi)通信設備的壽命、通信質(zhì)量和通信可靠性。 室內(nèi)通信設備不應設置在溫度高、濕度變化大、灰塵多、有害氣體多的環(huán)境中,因此電信主機房最好不要布置在一樓或頂樓,以免潮濕、浸水、滲漏,同時應避免陽光直射引起機房高溫。機房的樓層地板要求承重大450kg/m2。若要放置蓄電池則承重考慮要大于600kg/m2,并且要保證機房四周應沒有強電磁干擾源,歡迎點擊下載通信工程設計與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設計技術介紹PPT哦。
智能家居綜合布線系統(tǒng)PPT:這是一個關于智能家居綜合布線系統(tǒng)PPT,包括了智能家居弱電綜合布線概念,智能綜合布線涵蓋內(nèi)容以及小結等內(nèi)容,培訓目標 解釋智能家居綜合布線的概念闡述智能家居布線設計時的需要考慮的三要素通過學習,能夠列出智能家居綜合布線的六個系統(tǒng) 目錄 智能家居弱電綜合布線概念智能綜合布線涵蓋內(nèi)容必修選修小結 數(shù)字家庭的基礎家居房間內(nèi)的 “神經(jīng)” 它們傳遞著各種電路信號到各種設備一個用于傳輸語音、數(shù)據(jù)、影像和其他信息的標準結構化布線系統(tǒng) 智能家居綜合布線原則:滿足現(xiàn)在,適當超前 3-5年要用到的一定要布線提前 設計時關注三要素: 功能需求源(頭)位置終端(尾)位置 智能綜合布線涵蓋內(nèi)容七大系統(tǒng):電話線(必修)網(wǎng)絡線(必修)數(shù)字電視線(必修)家庭影院線(選修)防盜報警信號線(選修)背景音樂線(選修) AV系統(tǒng)線 (選修) 電話線(必修)國產(chǎn)的一拖四、二拖八小型電話程控交換機適宜家用。既能內(nèi)部通話,又能撥接外線,外電進來時巡回震鈴,直到有人接聽。如果不是你的電話,你可以在電話機上按房間號碼,轉(zhuǎn)到另外一個房間 復用和雙備份原則:建議用網(wǎng)線走信號,歡迎點擊下載智能家居綜合布線系統(tǒng)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