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材大。
- 289.82 KB
- 素材授權(quán):
- 免費下載
- 素材格式:
- .ppt
- 素材上傳:
- chenrong
- 上傳時間:
- 2018-09-30
- 素材編號:
- 213715
- 素材類別:
- 課件PPT
-
素材預覽
這是紅旗渠ppt展示,包括了錯估形勢,眾志成城,投入犧牲,青年洞,謝謝欣賞等內(nèi)容,歡迎點擊下載。
紅旗渠ppt展示是由紅軟PPT免費下載網(wǎng)推薦的一款課件PPT類型的PowerPoint.
紅旗渠精神
紅旗渠位于河南省安陽市林縣,林州處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處,歷史上嚴重干旱缺水。據(jù)史料記載,從明朝正統(tǒng)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共514個春秋,林縣發(fā)生自然災害100多次,大旱絕收30多次。有時大旱連年,河干井涸,莊稼顆粒不收。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干旱嚴重到"人相食",在這514年里人相食5次。元代潞安巡撫李漢卿籌劃修建了天平渠,明代林縣知縣謝思聰組織修建了謝公渠,但是這些工程也只解決了部分村莊的用水問題,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林縣缺水的狀況。當時全縣的耕地面積共有98.5萬畝,但水澆地只有1.24萬畝,糧食產(chǎn)量很低,人民群眾生活十分困苦。1949年林縣全境解放,隨后縣政府組織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用水困難的問題。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庫弓上水庫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決大面積灌溉問題。1959年,林縣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紅旗渠以濁漳河為源,在山西省境內(nèi)的平順縣石城鎮(zhèn)侯壁斷下設壩截流,將漳河水引入河南林縣(今河南林州)。要引漳入林,林縣就必須面對幾個問題:1.特殊的時期(三年自然災害)2.資金(財政只有300萬儲備金)3.糧食(只有3000萬斤)4.技術(shù)問題(全縣水利技術(shù)人員28人,最高學歷為中等技術(shù)學校畢業(yè)生)5.水源(為保證水量必須到漳河上游山西境內(nèi)修壩引水)錯估形勢林縣縣委開始對引漳入林的艱巨性認識不足,認為“上7萬人,每人1米,2月初動工,大干3個月,5月1日就能通水。"開工后不久才發(fā)現(xiàn),已有近4萬人擺在水渠的沿線上,卻看不到有多少人。領(lǐng)導、勞力、技術(shù)力量分散,漫山放炮,有的挖錯了渠線,有的炸壞了渠底,急需要抓緊干的關(guān)鍵部位的工程卻不能按時拿下來,工程質(zhì)量、安全都沒有保證,進度十分緩慢。特別到山西段,群眾意見很大,紛紛反映"白天黑夜炮聲不斷,碎石滿天飛,毀了樹,砸了瓦,牲口嚇跑了,房也震裂了"。 原想著幾個月就可以完成,這才清醒地意識到,這么浩大的一個水利工程,必須要打持久戰(zhàn)。眾志成城修渠民工自己動手,想盡各種辦法解決住的問題。大家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就睡在山崖下、石縫中,有的壘石庵,有的挖窯洞,有的露天打鋪,睡在沒有房頂、沒有床、更沒有火的石板上,薅把茅草當鋪草,真是鋪地蓋天。幾塊布撐起來,就是指揮千軍萬馬的指揮部。在10年的修渠中,住地再難再苦,可是整個工地上沒有任何人用修渠的錢蓋過一間房子。民工們帶著家里的鐵镢、鐵鍬、小推車上了工地,用這些原始的勞動工具,開始了修建紅旗渠這樣的大工程。修建紅旗渠石灰用量非常大,石灰供應不上成了修渠的主要障礙。指揮部發(fā)動群眾,在全縣招收燒制石灰的能手。東姚公社的"燒灰王"原樹泉,自告奮勇獻計燒石灰。河順公社在學習原樹泉燒灰法的基礎(chǔ)上又創(chuàng)造了明窯堆石燒灰法,一窯可以燒400公斤石灰,徹底解決了工地用石灰難的問題。石灰難問題解決了又出現(xiàn)了炸藥難的問題。于是縣委、縣政府從全縣58萬人口中招聘制造炸藥的人才。經(jīng)過考核選拔,確定了人員,辦起了工廠,解決了炸藥難的問題。要辦水泥廠,首先得有技術(shù)人才。聽說合澗公社雪山大隊有個老人,曾在太原水泥廠當過工程師,現(xiàn)在退休在家。指揮部工作人員不辭辛苦,翻山越嶺徒步90多里登門邀請。老人憑著對家鄉(xiāng)人民的無限崇敬,不顧自己年邁,下山籌辦水泥廠,奉獻出自己的光和熱,保證了建渠的順利進行。投入犧牲紅旗渠工程總投工5611萬個?偼顿Y12504萬元,其中國家投資4625萬元,占37%,社隊投資7878萬元,占63%。參與群眾7萬人。紅旗渠修建10年當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眾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其中年齡最大的63歲,年齡最小的只有17歲。在紅旗渠修建的10年中,涌現(xiàn)出許多英雄人物。紅旗渠總設計師吳祖太,在接到設計紅旗渠的任務后,不畏艱險,翻山越嶺,進行實地勘測。期間他遭遇了母親病故和妻子救人犧牲的巨大變故,仍沒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堅持奮斗在紅旗渠建設的第一線。1960年3月28日下午,吳祖太聽說王家莊隧洞洞頂裂縫掉土嚴重,深入洞內(nèi)察看險情,卻不幸被洞頂坍塌掉下的巨石砸中,奪去了年僅27歲的生命。青年洞了洞名。紅旗渠的建成,徹底改善了林縣人民靠天等雨的惡劣生存環(huán)境,解決了56.7萬人和37萬頭家畜吃水問題,54萬畝耕地得到灌溉,糧食畝產(chǎn)由紅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被林州人民稱為“生命渠”、"福渠"。紅旗渠是毛澤東時代林州人民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自強不息、開拓創(chuàng)新、團結(jié)協(xié)作、無私奉獻”精神創(chuàng)造的一大奇跡,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結(jié)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20世紀70年代,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jié)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成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謝謝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