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軟基地 推薦
2013-02-10
春晚演播廳
華商報2月8日報道,從1998年起,每年除夕夜都會有觀眾從中央電視臺的西門走進那棟標志性的大樓,面對三步一崗的安保人員,七拐八繞地進入一號演播大廳,他們是來觀看央視春晚的。“一號廳”里的狀況都是央視的“最高機密”,F場觀看和電視機前看有什么不同?本報記者今年潛入央視一號廳聯排現場,又采訪了曾現場觀看過直播的觀眾,為您解密“一號廳”內場情況。
后臺探星
郭德綱休息室房號是F137
問:演員都在哪候場?
答:因為一號演播廳是圓形的,因此圍繞演播廳的后臺是環(huán)形的,大部分舞蹈演員都在這里化妝等待。此外臺口還通向一個休息廳,臨上場的節(jié)目在這里候場。
問:能去后臺看明星嗎?
答:不管多大的腕,都必須經過環(huán)形后臺才能從入口進入一號廳。而觀眾在此很有可能撞到明星。運氣好的話還能弄個簽名。
問:聽說大腕都有專屬休息室?
答:群眾演員在環(huán)形后臺的排椅上休息。大牌明星們都有自己的專屬休息室,或者幾個人一間,像趙本山[微博]以前的休息室,F137房間,今年是郭德綱的休息室。
問:這么多演員,服裝道具會不會拿錯?
答:每個演員從衣服到鞋子甚至是背包上都印有自己的名字,防止大家找不到東西。
神秘觀眾
30名學生組成“人肉背景板”
問:一號廳能容納多少觀眾?
答:在電視中看到的央視一號演播廳氣勢恢弘,很容易被想象得很巨大。一號廳的使用面積為1600平方米,高度有30米,但因為搭臺的需要,工作人員加上觀眾只能容納200-300人。
問:怎樣得到春晚門票?
答:春晚門票只送不賣,每年贈票都會發(fā)放到“需要的人手里”,至于這些觀眾的身份,有廣告商、杰出人士、各行各業(yè)的代表、學生等等。聯排時觀眾大多是高校學生。主持人出場,晚會正式開始時,坐在舞臺正對面的30多名觀眾會引起其他觀眾好奇。他們腳下的地板是活動的。如果有語言類等節(jié)目,他們在現場和其他觀眾一起看節(jié)目,鼓掌、歡笑。但是歌舞節(jié)目開始,因為舞臺需要,他們會“轉出”場地。他們是真正的“人肉背景板”,起到填充畫面的作用。這些觀眾來自高校,經過導演組的訓練,熟悉節(jié)目流程,行動迅速。
配合拍攝
桌子上食品不能吃
問:春晚演四個小時,有水喝嗎?
答:一定要“吃飽喝好了再來戰(zhàn)斗”,這是現場看過春晚的人總結出的規(guī)律。春晚直播除夕夜8點開始,觀眾7點進場。導演組說好會發(fā)水,但這個承諾存在變數,因為大家喝多了水都去上衛(wèi)生間,空置的座位會出現在鏡頭中,“破壞”畫面。
問:桌子上的食物怎么沒人吃?
答:有時,春晚的圓桌上會擺放水果。但事實上,這些東西是仿真制品,不能吃。桌面花朵也是仿真花,一切為了鏡頭的完美考慮。今年春晚又取消圓桌,放置椅子,增加了觀眾人數。
問:現場觀眾為什么看起來一直“精神煥發(fā)”?
答:舞臺兩側有兩個大搖臂攝像機,會從觀眾頭頂呼嘯而過,F場導演開場前會要求觀眾保持良好精神狀態(tài),叮囑觀眾不要睡覺、不要隨意走動,否則全國觀眾都會看到。
舞臺玄機
觀眾有可能看到魔術穿幫
問:近距離看,能看出魔術破綻嗎?
答:2012年,龍年春晚,舞臺從圓形變成了T形,由類似“活字印刷”的眾多的方形柱體組合而成,活塊有304個,更加方便升降、做出各種舞臺造型。蛇年的舞臺將比龍年更大,F場觀眾座位角度很可能將魔術師的道具一覽無余,破綻也容易被看出來。但春晚導演組提前告知觀眾不得揭秘魔術。
問:現場觀看春晚,感覺震撼嗎?
答:到現場觀看的馬先生和羅女士給出了不同的答案。馬先生說:“電視導播切換鏡頭角度多,近景遠景都有,而在現場只能從固定方向看,電視直播應該更精彩。”而羅女士曾坐在舞臺正前方觀看過聯排,她直言震撼,“除了主舞臺的背景,地板也是LED屏幕,再加上LED天幕,舞美效果讓人身臨其境”。而今年席琳?迪翁將在專門打造的水幕舞臺上演唱,也是春晚舞臺的一次創(chuàng)新。
導演哈文:春晚意義在于陪伴
今年春晚是中央電視臺第31次舉辦春節(jié)聯歡晚會,也是哈文導演繼龍年春晚后第二次執(zhí)導。日前,她接受媒體采訪表示,春晚的意義在于陪伴。
根據人民網的觀眾調查,把春晚從頭看到尾的人已經不多了。對此,哈文表示:“老百姓現在每天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都挺豐富的,春晚對于觀眾來說更多是一種精神需要,是一種習慣。所以春晚的主要任務是伴隨大家過年,家里打著麻將也好、吃著年夜飯也好、聊著天兒也好,電視開著,春晚就在那兒,喜歡的節(jié)目就看兩眼,不喜歡的就跳過去,這個我們不能強求。”談到演員的選擇,她說:“之所以邀請郭德綱,也是因為他的相聲在觀眾中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但對于春晚來說他還是新人。觀眾有時候會跟我們說,我喜歡誰你就把誰叫來,但這是最簡單的理解。其實我們一直以來衡量作品的標準就是一個‘好’字,好作品才是硬道理。”
來源: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