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軟基地 推薦
2012-01-17
6、首先保護重要資源
若一個內網上連了千萬臺(例如30000臺)機子,那么要期望保持每一臺主機都處于鎖定狀態(tài)和補丁狀態(tài)是非常不現實的。大型企業(yè)網的安全考慮一般都有擇優(yōu)問題。這樣,首先要對服務器做效益分析評估,然后對內網的每一臺網絡服務器進行檢查、分類、修補和強化工作。必定找出重要的網絡服務器(例如實時跟蹤客戶的服務器)并對他們進行限制管理。這樣就能迅速準確地確定企業(yè)最重要的資產,并做好在內網的定位和權限限制工作。
7、建立可靠的無線訪問
審查網絡,為實現無線訪問建立基礎。排除無意義的無線訪問點,確保無線網絡訪問的強制性和可利用性,并提供安全的無線訪問接口。將訪問點置于邊界防火墻之外,并允許用戶通過VPN技術進行訪問。
8、建立安全過客訪問
對于過客不必給予其公開訪問內網的權限。許多安全技術人員執(zhí)行的“內部無Internet訪問”的策略,使得員工給客戶一些非法的訪問權限,導致了內網實時跟蹤的困難。因此,須在邊界防火墻之外建立過客訪問網絡塊。
9、創(chuàng)建虛擬邊界防護
主機是被攻擊的主要對象。與其努力使所有主機不遭攻擊(這是不可能的),還不如在如何使攻擊者無法通過受攻擊的主機來攻擊內網方面努力。于是必須解決企業(yè)網絡的使用和在企業(yè)經營范圍建立虛擬邊界防護這個問題。這樣,如果一個市場用戶的客戶機被侵入了,攻擊者也不會由此而進入到公司的R&D。因此要實現公司R&D與市場之間的訪問權限控制。大家都知道怎樣建立互聯網與內網之間的邊界防火墻防護,現在也應該意識到建立網上不同商業(yè)用戶群之間的邊界防護。
10、可靠的安全決策
網絡用戶也存在著安全隱患。有的用戶或許對網絡安全知識非常欠缺,例如不知道RADIUS和TACACS之間的不同,或不知道代理網關和分組過濾防火墻之間的不同等等,但是他們作為公司的合作者,也是網絡的使用者。因此企業(yè)網就要讓這些用戶也容易使用,這樣才能引導他們自動的響應網絡安全策略。
來源:紅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