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數(shù)據(jù)自動計算工具,包含級配、瀝青用量、灌沙、標打等設計表格,使用方便。
將舊瀝青路面混合料破碎后,把具有代表性的取樣分 6 組進行試驗,配比為水泥:舊瀝青路面混合所得到的試驗結果不滿足施工技術規(guī)范要求。( 2 )對舊路面結構材料進行土質分析后,確定添加水泥用量,計算公式:水泥用量( kg/m2 ) = 壓實厚度( m )×最大干密度( kg/m2 )×壓實度( % )×水泥劑量( % )( /1+ 水泥劑量( % )),同時須添加適量石子,考慮到經(jīng)濟耐用選用 1-3cm3% 的石子,分別加入 5% 、 6% 、 7% 的水泥分別進行擊實試驗確定其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同時應用此結果分別作強度試驗進行對比。
根據(jù)以上結果水泥用量為 7% 的強度較大,但是水泥用量越大,強度越高,水化作用越大,收縮越大,其產(chǎn)生縮裂的幾率也就越大,進而容易引起面層反射裂縫,故此,為避免過分強調基層強度,導致基層剛度過大產(chǎn)生其他負面影響,我們的水泥用量在保證強度的情況下取少量,選用能滿足 7d 無側限抗壓設計強度并具有一定安全系數(shù)的最小水泥劑量作為控制值,故我們采用水泥劑量為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