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Android翻頁效果原理實現(xiàn)之模擬扭曲下載,使用貝賽爾曲線。曲線有四個點:起始點、終止點(也稱錨點)以及兩個相互分離的中間點;瑒觾蓚中間點,貝塞爾曲線的形狀會發(fā)生變化。
Android翻頁效果原理實現(xiàn)之模擬扭曲是根據(jù)第一種翻頁效果原理可以確定a、e、h、f、g ,由eh平行于cj且af垂直于eh,則 af垂直于cj則三角形egf相似于三角形cnf 則有ef:cf = gf:nf 。設(shè)n為ag中點 則有cf=(3/2)*ef ,則c點坐標可求 由c點、k點坐標已知可知過兩點間的直線
由該直線可計算與y軸相交點j 由a、e、c、j可計算兩條直線的相交點b 同理可求點k。
1.初始化時創(chuàng)建兩個bmp(bmp1、bmp2)并將其轉(zhuǎn)換為canvas(canvas1、canvas2)
2.獲取手勢首次觸摸的區(qū)域 (例:當首次點擊屏幕的位置x<50&&y<50則為左上角)
3.根據(jù)首次點擊區(qū)域判斷需要展示的數(shù)據(jù)(例:首次點擊處于左側(cè)區(qū)域【左上、左下】的則判斷操作為下一頁操作)
4.獲取下一頁中數(shù)據(jù)并繪制出來在canvas2中
5.根據(jù)1中獲取的區(qū)域位置調(diào)用起始動畫使視圖移動到手勢首次點擊位置
6.獲取手勢每次移動的坐標并根據(jù)移動坐標計算繪制的各個點的坐標
7.每次移動刷新視圖
由上圖配合我們上面的分析我們可知:DB = 1/4OB,F(xiàn)A = 1/4OA,而點F和點D分別為兩條曲線(如無特殊聲明,我們所說的曲線均為貝賽爾曲線,下同)的起點(當然你也可以說是終點無所謂),這時,我們以點A、B為曲線的控制點并以其為端點分別沿著x軸和y軸方向作線段AG、BC,另AG = AF、BC = BD,并令點G、C分別為曲線的終點,這樣,我們的這兩條二階貝塞爾曲線就非常非常的特殊,例如上圖中的曲線DC,它是由起始點D、C和控制點B構(gòu)成,而BD = BC,也就是說三角形BDC是的等腰三角形,進一步地說就是曲線DC的兩條控制桿力臂相等,進一步地我們可以推斷出曲線DC的頂點J必定在直線DC的中垂線上,更進一步地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定義控件其實很簡單5/12》所說的二階貝塞爾曲線公式得出當且僅當t = 0.5時曲線的端點剛好會在頂點J上,由此我們可以非常非常簡單地得到曲線的頂點坐標。好了,YY歸YY我們還是要回歸到具體的操作中來,首先,我們要計算出點G、F、D、C的坐標值,這四點坐標也相當easy,就拿F點坐標來說,我們過點F分別作OM、AM的垂線: